[发明专利]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0512.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曹阳;蒋靖坤;段雷;邓建国;张强;韩军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污染源 排放 pm2 稀释 采样 装置 | ||
1.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气部分、稀释空气部分、稀释混合部分、旁路部分与采样部分;
所述烟气进气部分包括第一PM2.5切割器、加热采样管、连接管A与文丘里流量计;其中,第一PM2.5切割器设置在烟道中,出气端与加热采样管的进气端连通;加热采样管内设置有文丘里流量计;加热采样管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A与稀释混合部分连通;
所述稀释空气部分包括孔板流量计、调节阀与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通过稀释空气进气管道依次连接孔板流量计与调节阀后,与稀释混合部分相连;
所述稀释混合部分包括稀释混合段与气流分布板;其中,稀释混合段内部安装有气流分布板;且外壁上安装有旁路部分;通过气流分布板与旁路部分将稀释混合段分为三部分:稀释混合段前端面与气流分布板间空腔作为稀释空气进气腔;气流分布板与旁路部分间空腔作为混合腔;旁路部分与稀释混合段后端面间空腔作为停留室;上述气流分布板周向上开有喷射孔;
上述烟气进气部分中,连接管A由稀释混合段前端面伸入稀释混合段内,并穿过气流分布板中心位置开设的通孔与混合腔连通;稀释空气部分中稀释空气进气管道与稀释空气进气腔连通;且设计混合腔长度为1.5倍稀释混合段直径长度;
上述旁路部分包括旁路管、过滤器与旁路风机;其中,旁路管环绕在稀释混合段周向上,且在稀释混合段侧壁上开设与旁路管连通的出风口,旁路管的排气端,依次安装有过滤器与旁路风机;
所述的采样部分包括第二PM2.5切割器、连接管B、取样罐、采样组件;其中,第二PM2.5切割器安装于稀释混合段内部后端;第二PM2.5切割器通过连接管B与取样罐相连;所述采样组件包括采样管路、采样膜、质量流量计与采样泵;采样管路两端分别连接取样罐与采样泵;采样管路上由取样罐一端至采样泵一端依次安装有采样膜与质量流量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M2.5切割器的进口端装有采样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采样管的加热温度需高于烟道内烟气温度5℃以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上层粗过滤器、中层活性炭过滤器、下层高效过滤器;其中,粗过滤器一端与大气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若稀释烟气温度高于42℃,则在过滤结构的进气端加装冷却器;若稀释烟气相对湿度高于70%,则在过滤结构的进气端加装干燥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旁路管环绕在稀释混合段周向上,且在稀释混合段侧壁上开设与旁路管连通的出风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布板上开有n层喷射孔,n≥3;每层喷射孔在气流分布板周向上均匀布置,且n层喷射孔在气流分布板上呈同心圆布置,径向间距不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气体在停留室内停留时间为10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气体经过一个大流量的PM2.5切割器分割粒径,并进入微型取样罐后被采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组件根据采样和分析要求,设计为m套,m>1;m套采样组件中的采样管路内的采样气体抽取均由一个采样泵实现;m套采样组件中的采样膜选取不同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05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