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芯电炉烘炉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烘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0728.9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泉;刘玉芳;李记平;冶玉花;刘斌;孟哲;魏华庭;陈祥;张立新;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F27B14/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烘炉 装置 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无芯电炉的烘炉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烘炉新工艺。
背景技术
无芯电炉在锌熔铸、锌基合金配置等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电炉新砌筑后,一般自然干燥一周后开始烘炉升温,持续10至15天后即可投入使用。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木柴烘炉或电阻丝烘炉等烘炉工艺,此类工艺操作虽较为简便,但均存在无法调控炉膛温度和升温速率,导致炉衬各部位受热不均,不能同时受热膨胀的技术问题;而烘炉升温过程中,坩埚炉衬在受热膨胀不均匀、升温过快或突然降温等情况下,均会产生裂纹,导致投运后炉体内的金属液渗漏。因此,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实现对炉膛内的温度或升温速率进行有效调控,能有效保证坩埚炉衬的使用寿命,避免炉体泄漏。此外,电阻丝烘炉中电阻丝与炉膛壁之间不等距,距离电阻丝近的部位温度高,距离远的部位温度低的缺点,受热不均匀;再者,电阻丝烘炉时,无法合上炉盖,存在一定的热损失,无法保证烘炉效果;并且外漏的电阻丝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芯电炉烘炉装置,能有效调控烘炉炉温,避免坩埚炉衬受热不均产生裂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利用上述装置烘炉的烘炉工艺。
一种无芯电炉烘炉装置,包括炉壳,所述炉壳内由坩埚炉衬形成炉膛,坩埚炉衬与炉壳之间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连接外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炉膛内设有筒形导磁体,筒形导磁体与炉膛圆周等距设置;所述筒形导磁体与炉膛壁之间设有测温计。
所述筒形导磁体为多层同心设置的圆筒钢板,钢板之间通过筋板连接。
所述最外层筒形钢板与炉膛壁间的距离为80-160mm。
所述筒形导磁体上设有吊耳。
一种无芯电炉烘炉装置的烘炉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炉膛内杂物,并安装好测温计;
2)将筒形导磁体吊入炉膛内支好,使其位于炉膛中心;
3)检查电气系统,正常后合上炉盖,电炉通电;
4)通过调控感应线圈外电路电压达到调控炉内温度,并通过测温计读取数值实现调控,首先每小时升3.5℃,升至200℃时,恒温48h,期间控制温度范围200±20℃;然后每小时升5.5℃,升至400℃时,恒温48h,期间控制温度范围400±20℃;最后每小时升5.5℃,升至550℃时,恒温36h,期间控制温度范围550±20℃;
5)当电炉内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吊出导磁体,检查电炉各系统正常后,投入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电炉本体感应线圈与电炉内部增设的导磁体发生电磁感应,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热量达到烘炉的目的,并通过调控感应线圈电压的升降,实现对炉温的有效调控;
2、导磁体与炉膛壁等距设置,避免了电阻丝烘炉受热不均的问题;
3、能够对炉温进行有效调控,避免坩埚炉衬因受热不均或温度骤变产生裂纹,保证了炉衬的使用寿命,结构合理,安全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筒形导磁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0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