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1634.3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邢金强;马帅;肖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王黎延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吞吐量 性能 测试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多探头暗室法是测试终端吞吐量的三维环境性能的常用方案之一,该方案的具体过程是:
首先,将被测终端以固定姿态放置于暗室的中心位置与多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随后,被测终端在水平方向以30度为步长进行旋转,并且在每个旋转角度位置,需要调节天线下行功率从一个较高的功率值P0按照固定的功率步长逐步降低,在每个下行功率统计被测终端的吞吐量,找到被测终端在当前旋转角度位置理论上的最大吞吐量90%及70%的两个下行功率点;
然后,将被测终端在该固定姿态的12个水平旋转角度下各自对应于90%及70%的下行功率点进行平均得到最终对应于被测终端在该固定姿态下最大吞吐量90%和70%的两个下行功率关键考察点;
接着,将更换被测终端的放置姿态,重复上述的吞吐量测试过程,最后可以得到被测终端在各姿态下的理论吞吐量的90%及70%的两个下行功率点,从而得到被测终端三维方向的吞吐量性能。
该方案中,被测终端在每个放置姿态的每个旋转角度位置都需要重复从某个高功率不断降低下行功率来试探目标吞吐量,从而测试效率极低,浪费大量宝贵测试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测试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吞吐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当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一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下行功率P1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二下行功率P11;所述第一吞吐量门限大于所述第二吞吐量门限
步骤B: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下行功率P1时对应的第一吞吐量T1;
步骤C:根据所述第一吞吐量T1和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四下行功率P22;
步骤D: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三测试角度位置时,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三下行功率P2时对应的第二吞吐量T2,并将所述第二吞吐量T2作为新的第一吞吐量T1′,并重复步骤B和步骤C,直至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步骤E:将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所有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分别进行平均求值,得到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一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被测终端处于第二姿态时,重复步骤A至步骤E,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第二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直至获取到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和所述被测终端在所有姿态的第二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下行功率。
根据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当所述第一吞吐量T1处于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和第二吞吐量门限之间时,
从所述第一下行功率P1开始按照第一功率步长Ps依次增加下行功率并记录每次增加下行功率时对应的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获取所述被测终端的吞吐量首次超过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并根据所述第一备选下行功率P1′获取所述被测终端在所述第一姿态的第二测试角度位置的第一吞吐量门限时对应的第三下行功率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欺骗干扰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天线波束赋形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