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机多号业务中被叫号码的识别方法和业务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2377.5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7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宇;赵德欣;董斌;李志刚;俞韶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6 | 分类号: | H04W4/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许蓓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机多号 业务 被叫 号码 识别 方法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机多号业务中被叫号码的识别方法和业务服务器。
背景技术
一机多号业务是指用户在现有手机号码的基础上可以申请一个或多个副号码(或称虚号码),一机多号用户可以将副号码公布给其他人,通过副号码可以实现一机多号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通信。
在来话呼叫中,一机多号业务的主要实现方式是,主叫拨打被叫的副号码,拨打给副号码的呼叫路由到业务平台,业务平台将副号码转换为用户的真实手机号码,再根据真实手机号码接续被叫,即在无线网络侧,实际接续的仍然是真实手机号码。
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作为被叫的一机多号用户无法得知其他用户拨打的是本机号码还是副号码。从用户角度,希望知道别人拨打的是自己的哪个号码,从而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或当时的情景决定是否接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解决作为被叫的一机多号用户无法得知其他用户拨打的是本机号码还是副号码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一机多号业务中被叫号码的识别方法,包括: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通信请求,在通信请求中携带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其中的被叫号码是副号码;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将副号码转换为相应的本机号码,并在主叫号码前增加前缀;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下发转换后的通信请求,以便将通信请求发送到本机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使得被叫终端根据前缀获知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缀包括主副号码标识,主副号码标识用来指示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主号码或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缀还包括副号码标识,副号码标识用来指示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哪个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机多号业务中被叫号码的识别方法还包括: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与被叫终端约定被叫终端的副号码对应的副号码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请求例如可以是呼叫或短信。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一机多号业务中被叫号码的识别方法,包括: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通信请求,在通信请求中携带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其中的被叫号码是副号码;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将副号码转换为相应的本机号码,下发转换后的通信请求;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向本机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出提示信息,提示被叫终端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副号码,或者提示被叫终端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哪个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请求是呼叫时,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向本机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出提示信息包括: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向本机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播放提示音,提示被叫终端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副号码,或者提示被叫终端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哪个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通信请求是短信时,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向本机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发出提示信息包括: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将提示信息增加到下发给被叫终端的短信中,提示被叫终端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副号码,或者提示被叫终端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哪个副号码。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通信请求,在通信请求中携带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其中的被叫号码是副号码;处理模块,用于将副号码转换为相应的本机号码,并在主叫号码前增加前缀;发送模块,用于下发转换后的通信请求,以便将通信请求发送到本机号码对应的被叫终端,使得被叫终端根据前缀获知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增加的前缀包括主副号码标识,主副号码标识用来指示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主号码或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增加的前缀还包括副号码标识,副号码标识用来指示本次通信主叫终端拨打的是被叫终端的哪个副号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机多号业务服务器还包括:副号码标识模块,用于与被叫终端约定被叫终端的副号码对应的副号码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请求例如可以是呼叫或短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2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叫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警报消息处理方法、装置、MME、CBC及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