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核酸和融合蛋白及检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2399.1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保肇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11;C12Q1/6886;G01N33/68;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周建秋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核酸 蛋白 检测 胶质 细胞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地出现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融合蛋白和编码如上所述的融合蛋白的融合核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试剂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区分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融合蛋白、一种编码该融合蛋白的融合核酸以及一种检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该肿瘤位于皮质下,多数生长于幕上大脑半球的各处。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并侵犯深部结构,还可经胼胝体波及对侧大脑半球。发生部位以额叶最多见,其他依次为颞叶、顶叶,少数可见于枕叶/丘脑和基底节等。
胶质母细胞瘤生长速度快、病程短,70-80%患者病程在3-6个月,病程超过1年者仅10%。个别病例因肿瘤出血,可呈卒中样发病,由于肿瘤生长迅速,脑水肿广泛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几乎全部患者都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有头痛、精神改变、肢体无力、呕吐、意识障碍与言语障碍。肿瘤浸润性破坏脑组织,造成一系列的局灶症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偏瘫、脑神经损害、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约33%的患者有癫痫发作,约20%的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胶质母细胞瘤可分为由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发展而来的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和不表现低度病变恶性前期的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primaryglioblastoma)两类,而在组织学上很难区分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目前,已经发现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的突变只在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但仍然有一部分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并不发生异柠檬酸脱氢酶的突变。
因此,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区分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的准确性仍然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分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的准确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一种编码该融合蛋白的融合核酸、一种核酸、一种引物对以及一种检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发明人出乎意料地发现,本发明所述的融合蛋白在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出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由此得到了本发明。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其中,该融合蛋白在N末端至C末端方向上由第一蛋白片段和第二蛋白片段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蛋白片段如SEQ ID NO:1、2、3或4所示,所述第二蛋白片段如SEQ ID NO:5或6所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融合核酸,其中,该融合核酸编码如上所述的融合蛋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酸,其中,该核酸的序列中含有如SEQ ID NO:13、14、15或16所示的序列,并且该核酸为对应的融合核酸的片段,所述融合核酸在5’至3’方向上由第一核酸片段和第二核酸片段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核酸片段如SEQ ID NO:7、8、9或10所示,所述第二核酸片段如SEQ ID NO:11或12所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引物对,其中,该引物对含有如SEQ ID NO:17所示的第一引物和如SEQ ID NO:18所示的第二引物。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试剂盒,其中,该试剂盒包括能够特异性地扩增如上所述的融合核酸或如上所述的核酸的引物对,和/或,该试剂盒包括抗如上所述的融合蛋白的抗体以及如上所述的融合蛋白。
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检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待测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如上所述的融合蛋白和/或融合核酸的含量的步骤,如果待测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如上所述的融合蛋白和/或融合核酸的含量高于对照样本,则指示该待测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为继发胶质母细胞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2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