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电保护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2819.6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张驰;蒋哲;乔海;杨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 |
地址: | 315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磁阻电机的驱动器存在漏电时,会造成使用该设备的操作人员触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及方法,当存在漏电故障时,控制开关磁阻电机的驱动器停止运行,防止由于漏电故障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用于开关磁阻电机的驱动器的漏电保护,
包括用于检测漏电电流的检测电路、用于比较判断的比较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检测电路的一端连接至直流母线,所述检测电路的另一端依次连接所述比较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开关磁阻电机的驱动器;
所述检测电路将所述直流母线的漏电电流传送至所述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将所述漏电电流形成的漏电电压与预设的电压参考值进行比较,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根据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控制所述开关磁阻电机的驱动器的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直流母线的漏电电流的霍尔电流传感器P1,所述直流母线穿过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P1,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P2和第二比较器P3,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供电电源均为单电源;
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反相输入端后连接至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P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正相输入端用于输入预设的第一电压参考值,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正相输入端用于输入预设的第二电压参考值,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输出端后作为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第三电阻R3依次串联后连接在第一供电电源和地之间;
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相应公共端,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R2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相应公共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
所述第七电阻R7串联在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P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反相输入端之间,用于将漏电电流转换为漏电电压;
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反相输入端的相应公共端后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用于为所述漏电电压提供正向偏置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用于滤波的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
所述第一电容器C1串联在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供电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器C2串联在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供电电源和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用于滞环比较的第五电阻R5和第九电阻R9;
所述第五电阻R5串联在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九电阻R9串联在所述第二比较器P3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阻R11,所述第十一电阻串联在第三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一比较器P2的输出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用于将漏电电流转换为漏电电压的采样电路和用于比较判断的CPU,所述采样电路和所述CPU依次电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方法,用于上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预设CPU的电压参考值,所述电压参考值包括第一电压参考值和第二电压参考值,且所述第一电压参考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参考值;
S2、霍尔电流传感器实时检测直流母线的漏电电流,并将检测到所述直流母线的漏电电流传送至采样电路;
S3、所述采样电路将所述漏电电流转换为漏电电压后传送至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2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水族灯
- 下一篇:工艺品(20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