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超薄激光焊接锯片基体用钢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3544.8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韩斌;张超;蔡珍;魏兵;黄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2C33/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超薄 激光 焊接 基体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钢及生产方法,具体地属于一种热轧超薄激光焊接锯片基体用钢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焊接锯片基体用钢需要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淬硬性、较好的韧性和适当的强度等。目前激光焊接锯片基体用钢常采用热轧工艺生产,主要分为常规流程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其产品厚度在3.0mm以上。
近年来,随着“以热代冷”需求的增加,对热轧薄规格锯片基体钢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厚度为2.5mm及以下的产品。但对常规流程,生产这种薄规格产品的难度很大,存在脱碳层严重、成分不均、带状组织严重和板形较差等问题,生产薄规格产品时需要额外增加较多过渡材。在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薄规格锯片钢时,也存在板形差,尤其是板带的边部减薄较大、成品矫直后不平度通常在12mm以上,即使通过后工序的多道次矫直工艺也难以达到很好的板形、硬度偏高和力学性能尤其是头尾波动较大,通常在150MPa以上,造成用户加工和使用困难,甚至无法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1773929A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30CrMo钢的方法,其成分及生产工艺为: C:0.26%~0.34%,Si:0.17%~0.37%,Mn:0.40%~0.70%,P:≤0.035%,S:≤0.035%,Cr:0.80~1.10%,Mo:0.15~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主要生产工艺为:铸坯液芯压下5~15mm,钢水过热度30~40℃,铸坯入炉温度950~1050℃,终轧温度830~930℃,卷取温度为520~620℃。该文献主要涉及到了厚度为2.5mm以上钢材的生产方法。其不足:在合金成分中,没有添加与钢中残留O和N结合的合金元素Ti,这些游离的O和N会偏聚在晶界,造成材料韧性和疲劳性能降低,由于激光焊接锯片基体长时间在100~300℃工作,因此这种成分下,产品的疲劳性能较低,使用寿命较短,另外在连铸过程中由于N的偏聚也容易出现边部裂纹,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过低会导致材料的板形如不平度较差,强度偏高,韧性降低,尤其对于薄规格锯片,温度过低造成材料不平,且难以通过平整等方式消除,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345071A的专利文献,也提到了一种采用常规热轧流程,并在钢中加B来生产厚规格30CrMo钢板的方法。其公开了一种生产30CrMo钢的方法,其成分及生产工艺为: C:0.28%~0.33%,Si:0.20%~0.35%,Mn:0.60%~0.80%,P:≤0.018%,S:≤0.005%,Cr:0.90~1.10%,Mo:0.15~0.25%,Als:0.20~0.40%,B:0.0008~0.0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常规热连轧工艺生产,主要生产工艺为:加热温度≤1300℃,一阶段开轧温度1050~1150℃,二阶段开轧≤950℃,终轧温度840~940℃,终轧后进入缓冷坑冷却,缓冷温度≥400℃,缓冷时间≥36小时。该文献要涉及到了厚度50mm、100mm钢材的生产方法。其不足:其产品同样存在由于没有添加合金元素Ti等,易于造成板坯连铸过程板坯裂纹和降低疲劳性能。另外其钢中添加的B也易于导致板坯边部裂纹等质量问题,但其主要针对较厚规格钢板,卷取温度可不进行控制,因此不存在板形不良等问题,但此工艺不能用于薄规格钢材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板抗拉强度为600~900MPa,延伸率A为15~28%,硬度在160~260HB,钢卷头部和中部抗拉强度波动小于150MPa,单面脱碳层厚度小于成品钢板厚度的≤1.1%,淬火后硬度波动小于2HRC,边部厚度减薄≤100μm,不平度≤12mm/m,产品厚度为1.0~3.0mm的热轧超薄激光焊接锯片基体用钢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通过控制钢水中的低碳含量,一方面减轻了原始铸坯的成分偏析和成品的带状组织,另一方面提高了钢材的焊接性能。通过低Mn、P、S等元素的控制,进一步降低了原始铸坯的偏析等缺陷,提高铸坯质量。通过在钢水中添加适量的Ti元素,一方面可有效固化钢水中的N元素,减少铸坯由于自由氮偏高造成的带钢边裂缺陷,另一方面可提高钢材的热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磨机用高耐热耐磨球
- 下一篇:钒铬微合金化超细珠光体钢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