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3547.1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2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光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27/6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84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酱 竹笋 加工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或食料的制备或处理工艺,具体涉及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
背景技术
方竹笋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米至2500米的高原山区,形呈四方,有棱有角,其笋不发于春而茂于秋,是吸大自然之灵气生长而成的稀有之物。现代绿色食品科研部门检测,方竹笋中蛋白质含量12%,脂肪0.4%,粗纤维8%,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钙、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B2、C等。食之则有助于人体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达到减肥、美容和防治肠胃及心血管疾病之特效。目前,市面上有各种腌制食物,能够开袋即食用,方便卫生的优点,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针对方竹笋研发的辣椒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生产的食品具有口感好、便于保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辣椒酱各个成分的重量比为鲜红辣椒85.8%,食盐9.8%,料酒1%,大蒜2%,花椒0.5%,天然香料0.7%,柠檬酸0.3‰、山梨酸钾0.5‰,D-异抗坏血酸钠0.5‰;辣椒酱与鲜笋按1.2~1.8:1的比例混合泡制密封在瓦罐内。
进一步,辣椒酱与鲜笋的比例为1.5:1。
进一步,所述天然香料包括生姜、香桂、八角。
进一步,所述辣椒酱与鲜笋蜜密封在瓦罐中至少10天。
进一步,所述鲜笋去壳后不沾生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发明的多种食材配制成了辣椒酱,再加上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具有鲜美的口感。和鲜笋按比例混合后放入罐内进行泡制,能够将辣椒酱的味道充分侵入鲜笋中,在泡制中能够将鲜笋中水份释出,使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长期保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辣椒酱各个成分的重量比为鲜红辣椒85.8%,食盐9.8%,料酒1%,大蒜2%,花椒0.5%,天然香料0.7%,柠檬酸0.3‰、山梨酸钾0.5‰,D-异抗坏血酸钠0.5‰;辣椒酱与鲜笋按1.5:1的比例混合泡制密封在瓦罐中10天。其中天然香料包括生姜、香桂、八角,所述鲜笋去壳后不沾生水。
实施例2
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辣椒酱各个成分的重量比为鲜红辣椒85.8%,食盐9.8%,料酒1%,大蒜2%,花椒0.5%,天然香料0.7%,柠檬酸0.3‰、山梨酸钾0.5‰,D-异抗坏血酸钠0.5‰;辣椒酱与鲜笋按1.5:1的比例混合泡制密封在瓦罐中11天。其中天然香料包括生姜、香桂、八角,所述鲜笋去壳后不沾生水。
实施例3
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辣椒酱各个成分的重量比为鲜红辣椒85.8%,食盐9.8%,料酒1%,大蒜2%,花椒0.5%,天然香料0.7%,柠檬酸0.3‰、山梨酸钾0.5‰,D-异抗坏血酸钠0.5‰;辣椒酱与鲜笋按1.8:1的比例混合泡制密封在瓦罐中10天。其中天然香料包括生姜、香桂、八角,所述鲜笋去壳后不沾生水。
实施例4
辣椒酱方竹笋加工新工艺,辣椒酱各个成分的重量比为鲜红辣椒85.8%,食盐9.8%,料酒1%,大蒜2%,花椒0.5%,天然香料0.7%,柠檬酸0.3‰、山梨酸钾0.5‰,D-异抗坏血酸钠0.5‰;辣椒酱与鲜笋按1.2:1的比例混合泡制密封在瓦罐中10天。其中天然香料包括生姜、香桂、八角,所述鲜笋去壳后不沾生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