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渍害的排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3578.7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性枝;戴军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茅山茶场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43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排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丘陵地带的农田降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渍害的排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丘陵地区,由于土地的不平整,有很多容易积水的地方,在种植农作物时会形成水渍害。传统的排除方法是,挖排水沟进行排水降渍,时间长了沟体容易坍塌、堵塞,需要经常清理,而且,在土地上挖沟,还不利于生产作业,尤其是丘陵地上供自动化农机具行走的空间本来有非常有限,开挖明渠后更加制约了机械化作业。如何设计一种新的降渍方法,能够在解决土壤积水问题的同时,克服土地排水沟不利于生产作业和清沟用工多等弊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CN102172202A提供了一种水田灌溉排水自动控制装置,利用水位控制柜、浮球和水泵等装置来控制排水,实现了对渍害的主动预防,但这套装置无法直接在丘陵地带使用,而且利用到了自动控制,成本较高,其安装、使用及维护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不适于在农村或私人种植园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丘陵地带有效排水并不影响机械化作业的土壤渍害的排除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土壤渍害的排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丘陵地有积水的区域,根据地形向利于积水排出的方向开挖深沟;
2)在沟底安放渗水管道;
3)进行回土填沟,回土高度与种植土地成自然坡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开沟深度为80~100cm,所述沟底的倾角与地形的坡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渗水管道为周壁开孔的PVC管,所述PVC管的开孔外部覆盖有竹竿,所述竹竿的直径略小于开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渗水管道为集束竹竿,所述集束竹竿包括并拢排列的8~20支直径为1~3cm竹竿。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土壤渍害的排除方法,利用水下渗原理,用暗沟管道排水,相比现有的土地表面开沟排水降渍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可减少排水沟清理用工,一次投入可使用多年;
2、避免土地表面开沟,不利于生产作业的缺点,便于种植规划;
3、利用集束竹竿作为渗水管道时,其纤维和毛细孔对水分的平衡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在地下腐烂后对可以平衡土壤中菌群,并为地表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在句容市茅山茶场内选取一处常发生渍害的丘陵地,按照以下步骤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验证:
1、在土地有积水的地方,根据地形向利于积水排出的方向开挖深沟(开沟深度根据种植品种适当调节);
2、沟底排放表面带孔,可渗水的PVC管道;
3、管道排放好后,在管道上方铺放一层小竹竿,竹竿覆盖于PVC管的开孔外部,竹竿的直径略小于开孔的孔径。利用竹竿对开孔形成一定的遮挡,组织泥土堵塞开孔,而且竹竿腐烂后其纤维进一步对开孔起到了过滤作用,水分只能通过竹纤维缓慢渗透,不会发生过量排水,保持了作物根部的水分平衡,尤其适合茶树的需水量,使其根部供水处于最佳状态。
4、进行回土填沟,回土高度与种植土地成自然坡度;
首先定时测量地表的湿度,在使用上述方法处理后湿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两天后在靠近管道1~2m的附近测量地下水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且略低于管道的高度。
在降雨后一天内测量地下水位,发现地下水位只是略高于管道的高度。
将本发明处理过的试验田和附近同样地势上生长的茶树对比,其长势、产量均有明显的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茅山茶场,未经句容市茅山茶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改良方法
- 下一篇: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