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凝土泵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4507.9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4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严东兵;梅丽芳;陈水宣;李叶妮;李凯;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04B15/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泵车、拖泵等输送混凝土的泵送系统,特别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泵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泵送系统回路只能进行正反打泵,不能完成退活塞功能,为了实现退活塞要单独设计一个回路,这样结构复杂,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由单双退活塞的新型混凝土泵送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泵送机构,它包括两套泵送缸结构,泵送缸结构中包括相互串联的一号主油缸和二号主油缸、两个相互联动的摆动缸;
主四通阀驱动一号主油缸及二号主油缸来控制两个主油缸换向,两个摆动缸由液动换向阀控制换向,所述的主四通阀换向由一号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动换向阀的换向由二号电磁换向阀控制,一号电磁换向阀及二号电磁换向阀由接近开关通过主控制器控制,该接近开关安装于两个主油缸后端出油口一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一号主油缸及二号主油缸的无杆腔口连接上一号插装阀,上二号插装阀连接一号主油缸及二号主油缸的有杆腔口,四号电磁换向阀控制上一号插装阀、上二号插装阀的开关;
左一号插装阀、左二号插装阀分别连接一号主油缸的无杆腔口及有杆腔口,左一号插装阀、左二号插装阀的开关由三号电磁换向阀控制;
右一号插装阀、右二号插装阀分别连接二号主油缸的无杆腔口及有杆腔口,右一号插装阀、右二号插装阀的开关由五号电磁换向阀控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主油缸和输送缸之间设水箱,水箱上安装有一法兰挡套。
本发明一种新型混凝土泵送机构提供了一种自由单双退活塞的泵送系统,通过增加方向阀的数量、改变油路及设计新的阀块,实现在原有的泵送装置上单双退活塞,不必单独设计一个新的回路,降低结构复杂度,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泵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泵送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磁铁动作表;
图中,一号输送缸1、砼活塞总成2、水箱3、砼活塞连接法兰4、卡箍5、主油缸活塞杆6、主油缸的有杆腔油口7、主油缸的有杆腔8、二号输送缸9、补油管10、主油缸活塞11、主油缸的无杆腔口12、接近开关13、法兰挡套14、一号电磁换向阀21、主四通阀22、二号电磁换向阀23、液动换向阀24、三号电磁换向阀25、四号电磁换向阀26、五号电磁换向阀27、上一号插装阀30、上二号插装阀31、左一号插装阀32、左二号插装阀33、右一号插装阀34、右二号插装阀35、一号主油缸41、二号主油缸42、摆动缸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新型混凝土泵送机构,它包括两套泵送缸结构,泵送缸结构中包括相互串联的一号主油缸41和二号主油缸42、两个相互联动的摆动缸43;
主四通阀22驱动一号主油缸41及二号主油缸42来控制两个主油缸换向,决定哪个主油缸进高压油;两个摆动缸43由液动换向阀24控制换向,所述的主四通阀22换向由一号电磁换向阀21控制,液动换向阀24的换向由二号电磁换向阀23控制,一号电磁换向阀21及二号电磁换向阀23由接近开关13通过主控制器控制,该接近开关13安装于两个主油缸后端出油口一侧,检测主油缸活塞的位置,由信号处理器给出的信号使退活塞为单双退活塞任意切换。工作状态时,按下工作按钮,当主油缸活塞靠近接近开关时,接近开关发出信号,让阀换向,改变主油缸活塞运动的方向,完成正常的泵送;在退活塞状态时,按下退活塞按钮(包括单双退),当主油缸活塞靠近接近开关时,接近开关发出信号,让阀不换向,主油缸活塞运动的方向不变,继续后退,输送缸的砼活塞退到水箱,完成更换砼活塞。换完砼活塞时按下复位按钮,主油缸的活塞前进到主油缸位置1即接近开关处,再按工作按钮即可进行正常泵送工作。
所述的一号主油缸41及二号主油缸42的无杆腔口12连接上一号插装阀30,上二号插装阀31连接一号主油缸41及二号主油缸42的有杆腔口7,四号电磁换向阀26控制上一号插装阀30、上二号插装阀31的开关;为了让两个主油缸串联起来,即上一号插装阀30开即下缸无杆腔的低压油进入上缸无杆腔。一号插装阀30及上二号插装阀31同时关闭,则实现退活塞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4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