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动力输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5728.8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强;姚永明;高玉侠;于显利;刘顺安;刘晓峰;王春雪;吴小东;杨璐鸿;孟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5/08 | 分类号: | B64D35/08;B64D3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输出 飞行器 | ||
1.一种双动力输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由动力混合器(A)、带轮轴(1)、皮带Ⅰ(2)、皮带轮Ⅰ(3)、花键联轴器Ⅰ(4)、发动机Ⅰ(5)、皮带轮Ⅱ(6)、发动机Ⅱ(7)、花键联轴器Ⅱ(8)、下锥齿轮(9)、内轴(10)、上锥齿轮(11)、传动套筒(12)、上旋翼(13)、下旋翼(14)、锥齿轮(15)、锥齿轮轴(16)、皮带轮Ⅳ(17)、皮带轮Ⅲ(18)、皮带Ⅱ(19)组成,其中发动机Ⅰ(5)输出轴经花键联轴器Ⅰ(4)与带轮轴(1)固接,带轮轴(1)上固接有皮带轮Ⅰ(3),皮带轮Ⅰ(3)经皮带Ⅰ(2)与固接于动力混合器(A)中支撑轴Ⅲ(24)的皮带轮Ⅱ(6)活动连接;发动机Ⅱ(7)的输出轴经花键联轴器Ⅱ(8)与动力混合器(A)的太阳轮轴(30)固接;动力混合器(A)的行星轮架(22)的中心轴(36)固接皮带轮Ⅲ(18),皮带轮Ⅲ(18)经皮带Ⅱ(19)与皮带轮Ⅳ(17)活动连接;皮带轮Ⅳ(17)固接于锥齿轮轴(16)外侧,锥齿轮轴(16)内端固接锥齿轮(15),锥齿轮(15)上下分别与上锥齿轮(11)和下锥齿轮(9)啮合;内轴(10)下端固接下锥齿轮(9),内轴(10)上端固接上旋翼(13);传动套筒(12)上端固接下旋翼(14),传动套筒(12)下端固接上锥齿轮(11),传动套筒(12)套于内轴(10)中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输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混合器(A)由混合器保持架(21)、行星轮架(22)、第一级行星轮Ⅰ(26)、第一级行星轮Ⅱ(29)、第一级行星轮Ⅲ(32)、第二级行星轮Ⅰ(25)、第二级行星轮Ⅱ(28)、第二级行星轮Ⅲ(33)、太阳轮轴(30)、太阳轮(31)、支撑轴Ⅰ(23)、支撑轴Ⅱ(20)、支撑轴Ⅲ(24)、环齿(27)组成,其中行星轮架(22)的中心轴(36)经中心轴承Ⅰ(54)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中心孔Ⅰ(42)活动连接;行星轮架(22)的内侧轴Ⅰ(38)活动连接第一级行星轮Ⅰ(26),行星轮架(22)的内侧轴Ⅱ(37)活动连接第一级行星轮Ⅱ(29),行星轮架(22)的内侧轴Ⅲ(34)活动连接第一级行星轮Ⅲ(32);太阳轮轴(30)内端固接太阳轮(31),太阳轮轴(30)外端经中心轴承Ⅱ(57)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中心孔Ⅱ(49)活动连接;支撑轴Ⅰ(23)中部固接第二级行星轮Ⅰ(25),支撑轴Ⅰ(23)一端经轴承Ⅰ(53)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Ⅰ(41)活动连接,支撑轴Ⅱ(20)另一端经经轴承Ⅳ(59)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Ⅳ(51)活动连接;支撑轴Ⅱ(20)中部固接第二级行星轮Ⅱ(28),支撑轴Ⅱ(20)一端经轴承Ⅱ(55)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Ⅱ(44)活动连接,支撑轴Ⅱ(20)另一端经经轴承Ⅴ(56)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Ⅴ(47)活动连接;支撑轴Ⅲ(24)中部固接第二级行星轮Ⅲ(33),支撑轴Ⅲ(24)一端经轴承Ⅲ(52)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Ⅲ(40)活动连接,支撑轴Ⅲ(24)另一端经轴承Ⅵ(58)与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Ⅵ(50)活动连接;支撑轴Ⅲ(24)靠混合器保持架(21)的孔Ⅲ(40)侧的延伸段上固接皮带轮Ⅱ(6);太阳轮(31)分别与第一级行星轮Ⅰ(26)、第一级行星轮Ⅱ(29)、第一级行星轮Ⅲ(32)啮合;第一级行星轮Ⅰ(26)、第一级行星轮Ⅱ(29)、第一级行星轮Ⅲ(32)分别与环齿(27)内齿面啮合;第二级行星轮Ⅰ(25)、第二级行星轮Ⅱ(28)和第二级行星轮Ⅲ(33)分别与环齿(27)外齿面啮合。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输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器保持架(21)由连接杆Ⅲ(39)、孔Ⅲ(40)、孔Ⅰ(41)、中心孔Ⅰ(42)、左圆盘(43)、孔Ⅱ(44)、连接杆Ⅰ(45)、连接杆Ⅱ(46)、孔Ⅴ(47)、右圆盘(48)、中心孔Ⅱ(49)、孔Ⅵ(50)、孔Ⅳ(51)组成,其中中心孔Ⅰ(42)位于左圆盘(43)中心,孔Ⅲ(40)、孔Ⅰ(41)、孔Ⅱ(44)按120度均布于近左圆盘(43)边沿;中心孔Ⅱ(49)位于右圆盘(48)中心,孔Ⅵ(50)、孔Ⅳ(51)、孔Ⅴ(47)按120度均布于近右圆盘(48)边沿;左圆盘(43)经连接杆Ⅰ(45)、连接杆Ⅱ(46)、连接杆Ⅲ(39)与右圆盘(48)固接。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输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架(22)由支撑(35)、中心轴(36)、内侧轴Ⅲ(34)、内侧轴Ⅱ(37)、内侧轴Ⅰ(38)组成,其中支撑板(35)外侧中心固接中心轴(36),支撑板(35)内侧顶端固接按120度均布的内侧轴Ⅲ(34)、内侧轴Ⅱ(37)、内侧轴Ⅰ(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5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V条盒透明纸包装机自动补烟条方法及其使用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卸车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