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6270.8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景茂祥;沈湘黔;李旻;陈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1/22;H01B13/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纳米 复合 透明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透明基板,涂覆在柔性透明基板表面的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层,金属纳米线与碳纳米管质量比为1:0.01~0.25,所述金属纳米线形成交叉状主导电网络,所述碳纳米管形成支导电网络,支导电网络位于主导电网络的空隙中并与主导电网络相连接,金属纳米线和碳纳米管在柔性透明基板上的面密度为0.01~0.025mg/cm2,所述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层厚度为30~1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明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中任一种,厚度为50~3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钠米线为直径30~100nm,长度5~50μm的银纳米线或铜纳米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直径为20~40nm,长度为2~15μm。
5.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取质量比为1:0.01~0.25的金属钠米线和碳纳米管混合于无水乙醇或丙酮中,超声分散10~30min后,得到混合悬浮液;
(2)将步骤(1)中悬浮液通过喷涂、浸渍或转印方法在柔性透明基板上形成一层均匀导电膜层;
(3)将步骤(2)中导电膜层连同柔性透明基板进行机械压制处理,压力范围为2~15MPa,即得到平整、均匀的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纳米线和碳纳米管在所述混合悬浮液中的浓度为0.5~2m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形成的导电膜层中金属纳米线与碳纳米管总质量在柔性透明基板上的面密度为0.01~0.025mg/cm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机械压制处理所用的设备为压片机或辊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2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空调
- 下一篇:一种带指南针和蓝牙负离子充电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