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6365.X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龙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兴贵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2111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丝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切割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退丝器。
背景技术
线切割加工过程中,电极丝放电一定时间以后会出现一定的损耗,电极丝变细,效率降低,或出现断丝的现象,当出现上述现象时需要更换新的电极丝。
损耗以后的细丝或断丝需先从丝筒上退下,目前,常用的操作手段是采用手工操作,通过手动将费丝取下,此种操作方式较为费时,一般需10~15分钟,且易伤手,操作过程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指,同时,回收下来的费丝,一般都是无规律的团在一起,体积较大,不便于收放、再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丝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退丝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套接有卷丝盘;
所述主轴呈圆筒状,所述主轴的侧壁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切面;
所述卷丝盘包括两个子盘体,所述子盘体包括封挡板,所述封挡板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一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主杆,两个所述子盘体的两根所述主杆相互叠加设置,所述主杆上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套接筒,所述套接筒的截面形状与所述主轴的截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有伸缩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轴的直径;
所述伸缩部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接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所述垫片的外径大于所述主轴的外径,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垫片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限位部;
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轴线与所述主轴的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主轴的直径,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中部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豁口;
所述限位部包括卡片,所述卡片插接于所述豁口内,所述卡片上设有条形孔,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轴线,所述插孔上插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穿过所述条形孔,所述卡片的宽度小于所述主轴的直径,所述卡片的长度大于所述主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至所述凹槽的槽底的垂直距离,沿远离所述封挡板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调速电路,所述调速电路连接有调速电位器、开关及充电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封挡板为圆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卷丝盘上包裹有防护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丝器,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主轴带动卷四盘转动,转丝盘将废丝缠绕在其上,通过使用退丝器,以电动驱动机械装置来实现退丝,取代了原有的手工操作,降低了工作量及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的操作时间仅需要2-3分钟,且收集的费丝规律的缠绕在废丝盘上,体积小,便于收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退丝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退丝器的主轴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退丝器的卷丝盘的主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退丝器的卡片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退丝器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
1、电机;2、主轴;3、卷丝盘;4、封挡板;5、主杆;6、凹槽;7、第一延伸部;8、垫片;9、弹簧;10、卡簧;11、第二延伸部;12、豁口;13、卡片;14、插销;15、条形孔;16、调速电路;17、开关;18、充电电池组;19、充电插头;20、调速电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退丝器,包括电机1,电机1的驱动轴连接有主轴2,主轴2上套接有卷丝盘3;
主轴2呈圆筒状,主轴2的侧壁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切面;
卷丝盘3包括两个子盘体,子盘体包括封挡板4,封挡板4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一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主杆5,两个子盘体的两根主杆5相互叠加设置,主杆5上设有凹槽6,两个凹槽6的槽口相对设置形成套接筒,套接筒的截面形状与主轴2的截面形状相同。
主轴2靠近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7,第一延伸部7上设有伸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兴贵,未经龙兴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