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木阻燃多层板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6948.2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盛世华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D5/00;B27K3/02;B27K3/32;B27K3/22;B27K3/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木 阻燃 多层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多层板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木阻燃多层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多层板、胶合板燃烧热值较高,起火燃烧温度较低,火焰传播速度很快,属于可燃性材料,当这些板材遇火燃烧时,木质板层剥落,碳化速度快,通常为0.8mm/min~1.3mm/min;力学性能降低,吸湿性增加,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在高温下,阻燃剂促使木材成分脱水碳化,变为非活性炭,将导致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火灾烟雾中的危害性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能充分利用人工速成林以及二、三级废弃单板等材料,节约资源,防火性能提高的一种实木阻燃多层板的制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木阻燃多层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单板制作、阻燃处理、真空干燥、拼板、修补、静置养生等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①、将原木刨切或旋切成厚度为1.8mm~2.0mm的单板;
②、将单板按质量分类成三个等级的板材并做阻燃处理;
③、将做完阻燃处理的单板放入真空烘干机中,将单板干燥至含水率8%以内;
④、将干燥完的单板进行拼板和修补,并在上、下面层的单板反面均匀涂胶,其他单板双面均匀涂胶;
⑤、将涂完胶的单板用一纵一横的的对称排列方式进行排列,层数为奇数,经高温高压一层成型做成多层板,静置养生、定厚砂光;
所述步骤②中阻燃处理选用的阻燃剂为:
阻燃剂混合液a:水、磷酸三铵、硼砂;
溶液b:水、硝酸锌;
混合溶液c:水、氢氧化钾、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阻燃胶d:三聚氰胺树脂胶、硫酸铵;
阻燃处理步骤为:
Ⅰ、将含水率70%的单板放入阻燃混合液a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晾干,自然干燥含水率40%以下,阻燃剂混合液a:水、磷酸三铵、硼砂100:22:21;
Ⅱ、将上道工序得到的含水率30%以下单板放入硝酸锌液b中浸泡1小时,取出后晾干,自然干燥含水率30%以下,硝酸锌溶液b:水、硝酸锌100:25;
Ⅲ、将上道工序得到的含水率30%以下单板放入混合溶液c中浸泡1小时,取出后晾干,自然干燥含水率25%以下,氢氧化钾混合液:水、氢氧化钾、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00:17:0.6。
所述步骤④和⑥中,胶标准为环保EO级,胶浓度为70%,胶类的选择:三聚氰胺树脂类或酚醛树脂胶(PF)类等;防火胶:三聚氰胺树脂胶、硫酸铵、面粉100:0.7:30。
所述步骤④中:将分类的一级单板板用作面板使用,二、三级单板,厚度不均,结巴不限,变色均可用作芯材;将挑选出的纹理方向纵向单板做切边,按多层板规格预留余量50mm,用拼缝机拼接成整张板做面板,有缺陷的单板经修补达到工艺标准要求,窄条的单板经拼接成整张板后做芯材;
所述步骤⑤中,静置养生20天,按需要裁掉四边;并且前砂辊用60#砂带、后砂辊用120#砂带来定厚,前砂辊用150#砂带,后砂辊用240#砂带来砂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材由100%的实木单板制成的实木阻燃多层板,它弥补了现有防火多层板防火性能的不足,解决了防火板不环保,不防水,不防潮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木阻燃多层板,相对于现有的防火板,可达到防火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单板结构排列图。
附图(2)本发明实木阻燃多层板轴测图。
附图(3)本发明实木阻燃多层板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实木阻燃多层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单板制作、阻燃处理、真空干燥、拼板、修补,静置养生等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①、将原木刨切或旋切成厚度为1.8mm~2.0mm的单板;
②、将单板按质量分类成三个等级的板材并做阻燃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盛世华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盛世华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6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