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gO担载的高活性镍催化剂的制法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7063.4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沈俭一;陈慧;傅玉川;赵杰;李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C07C29/145;C07C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go 活性 催化剂 制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丙酮加氢制备异丙醇的催化剂及其用法。
技术背景
异丙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可用作虫胶、硝基纤维素、生物碱、橡胶、油脂等的溶剂,在油墨和涂料领域应用广泛。异丙醇还是重要的化工或医药中间体,用于生产异丙醚、异丙胺等产品。异丙醚也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并可用于环保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异丙醚被认为是一种极佳的汽油调和组分,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抗冻性,可用作汽油添加剂,其调和性能与使用性能类似于甲基叔丁基醚(MTBE)。异丙醇还可用作石油燃料的防冻添加剂,用于汽车和航空燃料等方面。此外,异丙醇还可用于制造杀菌剂、杀虫剂、清洁剂和消毒防腐剂等,在农药、医药、电子工业、日化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工业生产异丙醇可以采用丙烯水合法和丙酮加氢法两种工艺路线。其中丙烯水合法又包括间接水合法和直接水合法。
丙烯间接水合法又称为丙烯硫酸水合法,虽然具有对原料丙烯纯度要求不高、丙烯转化率较高等优点,但流程复杂,选择性较低,设备腐蚀严重,废水、废气处理困难,因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该路线已经逐渐被淘汰。
丙烯直接水合法是目前工业生产异丙醇的主要方法。该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将丙烯直接水合生成异丙醇,并副产正丙醇,具有高效、低耗、流程较短等优点。
丙烯直接水合法的工艺路线又可分为气相水合法(维巴法,德国维巴公司)、液相水合法(曹达法,日本德山)和气液混相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美国德士古)三种。其中,维巴法工艺路线是最主要的异丙醇工业生产方法,但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高温低压条件对平衡不利,致使丙烯的转化率较低;大量丙烯的循环利用导致耗能较高;要求原料丙烯纯度较高(99%以上)以提高选择性;此外,磷酸流失问题也会影响催化剂寿命。
全球异丙醇市场已超过180万吨/年,且近年来以年均约5%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高档涂料的迅速发展,以及异丙醇在电子产品及电子工业清洗剂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大,我国的异丙醇需求持续增长,已超过30万吨/年。但目前我国的异丙醇自给率严重不足,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年均需从国外大量进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虽然我国建有丙烯水合制异丙醇的生产装置,但国内丙烯资源紧张,丙烯水合路线生产异丙醇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与之相反,由于苯酚需求量不断增长,国内近年来已有多套苯酚联产丙酮装置投产或在建,大量的联产丙酮出现过剩局面,市场量充足,价格较低。因此,由丙酮加氢制异丙醇就成为一条经济可行的工业路线。而且,丙酮催化加氢法生产异丙醇属于低压加氢过程,反应温度不高,反应及精制过程能耗较低,装置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小,回收期短,在生产成本和绿色环保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关于丙酮加氢制异丙醇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丙酮加氢制异丙醇可使用镍基和铜基催化剂,也可以使用Pd、Pt等贵金属催化剂,常见的催化剂包括Raney Ni、Cu-Cr催化剂、贵金属Ru/C催化剂、Ru/Al2O3催化剂、Pt/C催化剂以及非晶态Ni-B、Ru-B合金催化剂等。丙酮在上述催化剂上的催化加氢反应通常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丙酮与氢气以一定的配比在液相或气相条件下连续通过催化床层,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异丙醇。
日本专利平3-141235公开了采用Raney Ni催化丙酮加氢制备异丙醇的方法,丙酮转化率和异丙醇选择性均可达99.9%。中国专利CN 1962588 A以活性炭担载的Ni-Co催化剂进行丙酮气相反应制异丙醇。压力不高于2.0MPa,温度70-200℃,丙酮液相空速1-10h-1,氢酮摩尔比3-15。催化剂中优选Ni含量50-65%,Co含量2-20%。中国专利101927168 A公开了一种用于丙酮加氢制异丙醇的镍基催化剂,其中掺杂了少量的金属Mo和Zn,可显著提高异丙醇收率到99.4%。中国专利CN 103030527 A公开了一种丙酮液相加氢制备异丙醇的方法,反应压力为1-5MPa,温度120-200℃,所用催化剂组成为10-40%NiO,55-80%Al2O3,1-10%助剂(选自SiO2、MgO、ZrO2、BaO、CeO2或CaO),丙酮转化率可达95%,异丙醇选择性大于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7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