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热电卡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7350.5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爱兰;章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爱兰;章启明 |
主分类号: | F25B21/00 | 分类号: | F25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美国宾西法尼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热电卡制冷装置,尤其是指利用一种可旋转的电卡材料环制成的回热电卡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气候调节设备(如热泵、冰箱及空调)是通过机械蒸汽压缩循环实现制冷的。这种制冷系统不仅效率低,而且能耗大,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的气候调节设备便成了业务探究的新课题。
电卡效应是绝缘介电材料的热性能(如熵和温度)与电学性能(如电场和极化)之间直接耦合的结果。在这种类型的材料中,改变施加电场引起相应的极性变化,进而导致偶极熵变Sp,所述的熵变可用等温熵变ΔS来直接度量。如果电场的变化是在绝热的条件下,那么绝缘材料将会经历一个绝热温度变化ΔT的过程。目前,大型电卡效应已经被(李新宇、钱小实、鲁圣国、程继平、方钊和章启明)发现并被开发。在弛豫铁电体或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氯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中,电卡效应的温度依赖性是可调节的。刘新宇、钱小实、顾海明、陈翔中、鲁圣国、林敏仁和贝特曼·弗雷德和章启明在Appl.Phys.Lett.99,052907(2011)期刊中发表了铁电体聚合物(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在一级铁电相变处的巨型电卡效应。室温下,当外加电场变化至180MV/m时,电卡聚合物温度变化ΔT最大为28℃(见图1)。
制冷设备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熵从冷端到热端之间的传递。其目的是使熵以一种可逆方式从一个温度态传到另一个温度态。这就要求制冷剂的熵可以被除了温度以外的其它变量而改变。在本发明的制冷设备中,这种物质是电卡材料,所述的电卡物质的熵和/或温度可以通过外加电场来改变。
所有稳态转换必须是循环的,因为熵所承载的物质是没有被消耗。图2是说明理想状态制冷循环(卡诺循环),此循环包括两个绝热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对于卡诺循环而言,从冷源吸收的热量是Qc=Tc(Sc-Sh)及性能系数COP=Qc/W(所述的W是在制冷过程中外界所作的功),性能系数还可以表达成COP=Tc/(Th-Tc)等式(1)。
在图2中的制冷循环(和基于图2中制冷循环原则的制冷设备),最大温度差Th-Tc是由电卡材料的绝热温度变化ΔT所决定的。为了增加温度差并提高效率,在实际的气候调节设备,如抽湿机中通常引入了回热过程和/或回热器。例如,图3中说明一个理想的EC埃里克森循环,交流换热器跨越温度从Th变化到Tc时,加在以电卡材料作为致冷剂上的电场没有变化。Th-Tc比电卡材料因场强变化Eh–E1所引起的温度差ΔT大。于是,一些基于电卡效应的制冷循环以被开发。图4a中呈现回热电卡制冷装置,说明了用热量交换液体从冷端(吸收热量Qc)传递热量到热端(散发热量Qh)。其中有两个电卡层和一个如图4b所示施加在两个电卡层的电场。由于电场(电压)在其中一个电卡层(如ECE1)中由低向高变化,导致在该电卡层的温度升高,而在另一个电卡层(如ECE2)的电场由高向低改变,这就引起电卡层的温度降低,这两个电卡层的变化都归结于电卡效应。在此情形下的热量交换液体先是逆时针再是顺时针流动,并从冷端吸收热量,在热端释放热量,这些可以归纳为属于第一个半循环。而另一个半循环中,在两个电卡层上的电场是反向的,热量交换液体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因此,每一个电卡层的热量交换流向具有双向流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爱兰;章启明,未经程爱兰;章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7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变形镜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