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灵霄花的盆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8401.6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霄花 盆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卉的栽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灵霄花的盆栽方法。
背景技术
凌霄花,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厘米,宽1.5-3厘米,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顶生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厘米。花萼钟状,长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厘米,裂片半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丝线形,细长,长2-2.5厘米,花药黄色,个字形着生。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柱头扁平,2裂。蒴果顶端钝。花期5-8月。
凌霄花为著名的园林花卉之一。其花朵漏斗形,大红或金黄,色彩鲜艳。花开时枝梢仍然继续蔓延生长,且新梢次第开花,所以花期较长。凌霄花为藤本植物,喜攀援,是庭院中绿化的优良植物,用细竹支架可以编成各种图案,非常实用美观。也可通过整修制成悬垂盆景,或供装饰窗台晾台等用。同时,凌霄的花、茎叶与根均可入药。凌霄不易结果,很难得到种子,目前,凌霄花的商业种植的繁殖方法是压条繁殖,凌霄茎上生有气生根,方法比较简单,春、夏、秋皆可进行,经50天左右生根成活后即可剪下移栽,但该方法不适用于盆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灵霄花的盆栽方法,克服现有商业繁 殖方法不适用于凌霄花盆栽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灵霄花的盆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如下:
(1)繁殖:将灵霄花枝条剪成18cm~25cm小段插入肥沃的基土中;
(2)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使得小段灵霄花30天~50天在(1)基土中生根;
(3)移栽:选择(2)中生长6年~8年灵霄花植株,将主干保留30~40cm短截,同时修根,保留主要根系,上盆后使重发新枝;
(4)成型:新枝萌芽只保留上部2~3个,下部的全部剪去,控制水肥,经1~2年即可成型。
进一步的,尤其包含步骤如下:
(1)繁殖:将灵霄花枝条剪成20cm~22cm小段插入肥沃的基土中;
(2)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使得小段灵霄花35天~40天在(1)基土中生根;
(3)移栽:选择(2)中生长7年~8年灵霄花植株,将主干保留35~40cm短截,同时修根,保留主要根系,上盆后使重发新枝;
(4)成型:新枝萌芽只保留上部2个,下部的全部剪去,控制水肥,经1年即可成型。
进一步的,尤其包含步骤如下:
(1)繁殖:将灵霄花枝条剪成21cm小段插入肥沃的基土中;
(2)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使得小段灵霄花38天在(1)基土中生根;
(3)移栽:选择(2)中生长8年灵霄花植株,将主干保留38cm短截,同时修根,保留主要根系,上盆后使重发新枝;
(4)成型:新枝萌芽只保留上部2个,下部的全部剪去,控制水肥,经2年即可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灵霄花盆栽成活率高,易修剪成型。盆栽成活率高达99.5%。
(2)栽植方法简单,便于后期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灵霄花的盆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如下:
(1)繁殖:将灵霄花枝条剪成18cm小段插入肥沃的基土中;
(2)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使得小段灵霄花30天在(1)基土中生根;
(3)移栽:选择(2)中生长6年灵霄花植株,将主干保留30cm短截,同时修根,保留主要根系,上盆后使重发新枝;
(4)成型:新枝萌芽只保留上部3个,下部的全部剪去,控制水肥,经1年即可成型。
实施例2
一种灵霄花的盆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如下:
(1)繁殖:将灵霄花枝条剪18cm~25cm小段插入肥沃的基土中;
(2)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使得小段灵霄花~50天在(1)基土中生根;
(3)移栽:选择(2)中生长8年灵霄花植株,将主干保留40cm短截,同时修根,保留主要根系,上盆后使重发新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8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