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拿大深度抽吸条件下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8978.7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梅;朱瑞芝;司晓喜;何沛;张涛;刘春波;向能军;申钦鹏;王昆淼;杨光宇;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23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拿大 深度 抽吸 条件下 烟草 特有 亚硝胺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单高效灵敏的烟草特有亚硝胺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加拿大深度抽吸条件下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是烟草中N-亚硝胺含量最丰富的一类亚硝胺物质,只存在于烟草、烟草制品和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含量对正确评价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对加拿大政府名单中有害成分的毒性评价结果表明,4-(N-甲基-N-亚硝胺)-1-(3-吡啶基)-丁酮(NNK)和N-亚硝基去甲基烟碱(NNN)纯化学成分为可疑的人体致癌成分。为了减少烟草特有亚硝胺对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健康可能的伤害,控制它们在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的含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准确测定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的TSNAs,有助于为正确评价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推动低危害卷烟的研发提供可靠的依据。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TSNAs是N-亚硝基去甲基烟碱(NNN)、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和4-(N-甲基-N-亚硝胺)-1-(3-吡啶基)-丁酮(NNK)。
气相色谱法1973年就被应用于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分析,目前使用的TSNAs测试方法主要依据GB/T23228-2008规定的GC-TEA法,该方法规定了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测定。其主要特点是每个样品需要捕集20支卷烟的总粒相物,分3次萃取,装填活化的碱性氧化铝柱,每个样品分析时间近30min,每日进样量不能超过8个。因此,存在前处理复杂、溶剂消耗量大、分析时间长、TEA检测器不能区分TSNAs和共流出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死体积大、检出限高等问题,不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准确测试。
毛友安等在中国专利文献CN1616962A中提到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捕集20支卷烟的总粒相物,使用三甲基13C3标记咔啡因作内标,用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环己烷对滤片振荡共提取,N2保护下浓缩有机相提取液,加盐酸酸化,相分离后往水相加碱溶液中和,将水相过反相键合固相萃取柱,最后浓缩。该方法因采用三甲基13C3标记咔啡因作内标,故对检测的目标化合物选择性不强;有机相和水相萃取溶剂各需30mL,溶剂消耗大;用有机相和水相振荡共提取,反萃过程的泡沫形成会引起损失和误差;盐酸酸化、氢氧化钠中和、相分离、浓缩等导致前处理复杂;每个样品分析时间近30min,每日进样量受到限制。
用机器抽吸测试烟气释放量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Bradford首次提出35mL/puff的抽吸容量。1969年,在德国标准局(DIN)的倡议下成立了烟草及烟草制品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最早开展的工作之一就是建议使用“抽吸容量为35mL,抽吸持续时间为2s,抽吸频率为1min”的抽吸参数。
1988年,ISO提议制定全球统一的抽吸模式,并委托CORESTA开展必要的研究。CORESTA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全面的研究,并于1991提出了ISO模式修订。目前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ISO4387:2000是ISO4387:1991的修订版本,是各地区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但也有个别国家和地区使用其它抽吸模式,比加拿大抽吸模式,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ISO和加拿大抽吸模式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8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