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9673.8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5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邵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45/00 | 分类号: | G04B4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钟表,尤其涉及挂钟、座钟或立钟。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加工基地,随着OEM的深入发展,许多中国企业都会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现有钟的主视面虽然已有各异的设计,但始终钟体的给人的呆板气息,其原因在于主体侧视均呈现平板状,因此很难给人与“突出”的感觉,即 很难在环境中让人第一眼就投入观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视觉突兀,同时又不影响使用者察看钟表功能的钟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形钟,包括钟体、走时组件;所述走时组件设有时间显示部件;所述钟体设有上弧段和下反弧段,使钟体的侧视面呈“S”状,所述时间显示部件设于钟体的主视面上。
设所述钟体上弧段高度和下反弧段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钟体的总长度为D,则有D/(H1+H2)>1,使得至少存在一个观察点,当使用者的眼睛处于该观察点时,其视角可覆盖钟体主体面的全部位置。
所述时间显示部件设有点A和点B,分别位于钟体的上弧段和下反弧段上;所述点A相对于上弧段上的时间显示部件上的其它点,距离下反弧段上的端点最远;所述点B相对于下反弧段上的时间显示部件上的其它点,距离上弧段上的端点最远;AB间的最短弧面距离与线段AB张度的比值小于2。
它还包括钟体的支撑部件或悬挂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或悬挂部件独立设于钟体的上弧段和下反弧段之外,使得支撑部件或悬挂部件至少存在一个点凸出于钟体的上弧段和下反弧段之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在钟表领域内,首次引入整钟呈现“S”状的设计概念,它相对于传统钟呆版的平板状具有突破性的视觉感官。
2)本发明所述钟体上弧段高和下反弧段的高度之和,小于钟体的总长度,使得钟体主视面上的各点可同时处于使用者观看视角内;另外 钟体主视面上假设存在若干盲点C,光线经盲点C反射后,投照在钟体的透明保护罩上会发生全反射,则本技术方案可保证至少存在一个观察点,使用者可同时看到各盲点。
3)本发明所述时间显示部件设有点A和点B,分别位于钟体的上弧段和下反弧段上;所述点A相对于上弧段上的时间显示部件上的其它点,距离下反弧段上的端点最远;所述点B相对于下反弧段上的时间显示部件上的其它点,距离上弧段上的端点最远;AB间的最短弧面距离与线段AB张度的比值小于2。同上可保证至少存在一个观察点,使用者可同时看到各盲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下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透明保护罩的示意图;
图4、5为实施例1钟体的侧视图;
图6、7为实施例1钟体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1所述支撑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异形钟,包括钟体1、走时组件;所述走时组件设有时间显示部件2;钟体1包括上盖11、透明保护罩12和下盖13,且各组件均设有上弧段和下反弧段(以上盖11为例,它设有上弧段111和下反弧段112),使得各组件的侧视面均呈“S”状;所述上盖11的主视面设有镂空113,镂空113的形状、大小与透明保护罩12相匹配,透明保护罩12的罩底设有阶台121,使阶台121以上至罩顶的部份均能穿过上盖11的镂空口;上盖11、透明保护罩12和下盖13的弧段均相匹配,使得在透明保罩12的罩顶穿过上盖11的镂空口的情况下,上盖11可将透明保罩12的台阶121紧压靠在下盖13上。
所述时间显示部件包括刻度盘21、指针22;所述时间显示部件2设于钟体下盖13的主视面上。
设所述钟体1上弧段11高和下反弧段12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钟体1的总长度为D,则有D/(H1+H2)>1,使得至少存在一个观察点X,当使用者的眼睛处于该观察点X时,其视角可覆盖钟体主体面的全部位置。
所述时间显示部件2上设有点A和点B,分别位于钟体1的上弧段11和下反弧段12上;所述点A相对于上弧段11上的时间显示部件2上的其它点,距离下反弧段12上的端点最远;所述点B相对于下反弧段12上的时间显示部件2上的其它点,距离上弧段11上的端点最远;AB间的最短弧面连线距离与线段AB张度的比值小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恒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