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烃催化裂解反应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0421.7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时海涛;王鑫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6 | 分类号: | C07C4/06;C07C11/06;C07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催化 裂解 反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烯烃催化裂解反应系统,包括:进料预加氢单元、进料汽化单元和催化裂解反应单元;进料预加氢单元包括:预加氢进出料换热器、预加氢冷却器、预加氢反应器和预加氢循环泵;进料汽化单元包括:催化裂解进料汽化罐和进料汽化器;催化裂解反应单元包括:催化裂解反应进出料换热器、进料加热器、催化裂解反应器和催化裂解反应出料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膨胀机单元;膨胀机单元设置在进料汽化单元和催化裂解反应单元之间;膨胀机单元包括膨胀机;
预加氢反应器出口管线分成两支,一支连接预加氢循环泵后连接预加氢冷却器;另一支连接预加氢进出料换热器后连接催化裂解进料汽化罐;催化裂解进料汽化罐顶部连接膨胀机,膨胀机出口依次连接催化裂解反应进出料换热器和进料加热器后连接催化裂解反应器。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催化裂解反应系统的烯烃催化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预加氢反应出料不减压直接被加热汽化,汽化后经膨胀机减压至催化裂解反应所需压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催化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原料经换热和冷却后,与氢气混合进入预加氢反应器;
(2)预加氢反应器出口物料,一部分经升压后返回至预加氢冷却器,作为预加氢循环物料;一部分经预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与原料换热升温后送入催化裂解进料汽化罐;
(3)在进料汽化器被加热汽化后,催化裂解进料汽化罐气相进入膨胀机,膨胀做功减压后,在催化裂解反应进出料换热器,与催化裂解反应器出料换热升温,再经进料加热器加热,进入催化裂解反应器;
(4)催化裂解反应器出料与预加氢反应出料换热后,再经催化裂解反应出料冷却器冷却,作为烯烃催化裂解反应出料送至下游分离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烯烃催化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先后经预加氢进出料换热器、预加氢冷却器,冷却至36-60℃,送入预加氢反应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烯烃催化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加氢反应出料在膨胀机做功减压后压力为0.05-0.6MpaG;
所述膨胀机以汽化后的预加氢反应出料为工质,预加氢反应出料在膨胀机内做功减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烯烃催化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出料先经催化裂解反应进出料换热器与预加氢反应出料换热,再经催化裂解反应出料冷却器,冷却至36-60℃,送入下游分离单元。
7.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烯烃催化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加氢反应器的操作压力为0.9-7.0MPaG,反应温度为36-60℃,反应温升为1-50℃;
所述催化裂解进料汽化罐的操作压力为0.6-6.95MPaG,操作温度为40-200℃;
所述进料加热器操作压力0.05-0.6MPaG,物料侧出口温度为400-600℃;
所述催化裂解反应器操作压力0.03-0.6MPaG,反应温度为40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0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