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1283.4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邹鹏;黄辉;胡余生;魏会军;杨欧翔;王相;任丽萍;朱红伟;梁社兵;吴健;罗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芙蓉;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具有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增焓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缸双级增焓变频压缩机属于高背压结构的压缩机,存在如下的问题:1、由于在一个泵体内集成了三个气缸,而且随着排量的增加,气缸的高度会逐渐加高,因此曲轴三个偏心圆之间的跨度会逐步增加,最终导致曲轴过长而降低了整机的可靠性。2、补气增焓中压腔的容积受结构的限制,该容积影响压缩机性能。3、较难适用于高排气压力的工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降低了曲轴的长度,增大了补气增焓中压腔的容积,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和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机,包括高压缸、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均安装在所述压缩机的电机转子上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曲轴贯穿所述高压缸,所述第二曲轴分别贯穿所述第一低压缸和所述第二低压缸,所述第一低压缸和所述第二低压缸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低压缸、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低压缸形成低压级泵体组件,所述第一低压缸和所述第二低压缸均作为第一级压缩缸,所述高压缸作为第二级压缩缸;所述低压级泵体组件与所述高压缸之间的所述压缩机的壳体所形成的腔体作为第一中间腔,经所述第一低压缸和所述第二低压缸压缩后的冷媒在所述第一中间腔内混合后进入所述高压缸的吸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中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补气增焓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气增焓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置于所述压缩机的电机定子的侧部,所述电机定子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冷媒流通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流通通道包括凹槽和通孔,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隔板的端面,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流通通道为直孔,所述直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分别置于所述高压缸的两侧,所述第三法兰和所述第四法兰分别置于所述低压级泵体组件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法兰的端部,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三法兰之间形成第二中间腔,所述第二中间腔分别与所述第一低压缸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中间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第四法兰的端部,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四法兰之间形成第三中间腔,所述第三中间腔分别与所述第二低压缸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二中间腔相连通。
还涉及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压缩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采用两个曲轴,使得低压级泵体组件与高压级泵体组件分别组装,从而降低曲轴的长度,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采用低压级泵体组件与高压缸之间的压缩机的壳体所形成的腔体作为第一中间腔(补气增焓中压腔),将补气增焓冷媒直接喷射到压缩机的壳体中,增大了补气增焓中压腔的容积,提高了压缩机的能效;补气增焓口设置在压缩机的电机定子侧部,补气增焓冷媒喷射到电机定子的硅钢片上,可同时用来冷却电机,进一步地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隔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2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自适应滤油系统
- 下一篇:电磁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