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硅/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1472.1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平;李晶泽;牟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硅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钠离子 电池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硅/碳复合物的方法,以及二氧化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材料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必须的物质基础,与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目前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因此,各个国家正在努力推进与研发新材料,推进低碳生活理念,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节能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作为可替代性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满足高效储能系统的发展。然而,对于可移动设备,如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动汽车等大规模系统,锂离子电池是关键部件。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重量密度均较高,其重量密度可达200Wh.kg-1,体积能量比密度可达400Wh.L-1。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及市场竞争力。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硅、锡以及金属氧化物等。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成本较高,合成温度高于2000℃;硅和锡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不稳定,循环性能差;金属氧化物的首周库伦效率太低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机负极材料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成本低、可持续性能好的负极材料符合当代能源战略的需求。
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生物质,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低碳环保的原料,合理利用生物质废弃物(例如秸秆、木屑、稻壳、树枝等)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多数生物质废弃物的营养物质少、灰分含量高、硬度大,目前其利用程度较低,大部分被当作农业垃圾废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因此,在化石资源匮乏的今天,开展对稻壳、植物秸秆等生物质各种组分的分离与利用的研究,既开发了可再生资源,又保护了环境。
生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无定形二氧化硅。目前,已经有报道以稻壳、植物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并利用NH4HF2或HF溶解二氧化硅,得到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该方法处理过程复杂,操作不方便,并且得到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容量衰减较大(Wang,L.P.;Schnepp,Z.;Titirici,M.M.,Rice husk-derived carbon an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 Mater Chem A 2013,1(17),5269-5273.)。另外,也有报道将 生物质中的二氧化硅通过金属Mg还原,得到纳米Si,结果表明,得到的纳米Si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Liu,N.A.;Huo,K.F.;McDowell,M.T.;Zhao,J.;Cui,Y.,Rice husks as a sustainable source of nanostructured silicon for high performance Li-ion battery anodes.Sci Reports 2013,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二氧化硅/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生物质为原料,经过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得到二氧化硅/碳复合物,并将该二氧化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本发明制备二氧化硅/碳复合物采用的原料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本发明得到的二氧化硅/碳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二氧化硅/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生物质灰碾碎成小于厘米级别的颗粒;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颗粒在800~1500℃温度下,氩气、氮气、一氧化碳、氢气或水蒸气气氛下热处理4~20h,随炉降温到室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水中或者稀酸中清洗,分离,分离后得到的固体在真空干燥箱中80℃温度下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碳复合物。
其中,所述步骤1的处理过程还可以是:将生物质灰碾碎成小于厘米级别的颗粒,然后将碾碎后的颗粒在水中或者物质的量浓度小于3mol/L的酸中浸泡24h,最后分离得到处理后的颗粒。
所述步骤1的处理过程还可以是:将生物质灰碾碎成小于厘米级别的颗粒,然后将碾碎后的颗粒与KOH或NaOH固体以质量比为1:1~10的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草木燃料炉
- 下一篇:一种变压火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