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旋流吹脱塔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51512.2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施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周平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4533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旋流吹脱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旋流吹脱塔。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基本上是填埋处理,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填埋场涉及、运行和管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大,有机物和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其处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吹脱是以物理方式使游离氨从水中逸出,以降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渗滤液中的氨氮主要以氨离子形式存在,碱性条件下(实验参数pH=9.8),氨离子转化为游离氨,通过空气吹脱,使溶解于渗滤液中的游离氨由液相转为气相,从液相中脱除。
吹脱设备很多,经常使用的有强化式吹脱池(鼓泡池)和塔式吹脱装置(吹脱塔)。前者占地面积较大,而且易污染大气,对有毒气体常用塔式设备。塔式吹脱装置又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两种。填料塔的缺点是塔体大、传质效率不如筛板塔高,当废水中悬浮物高时,易发生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式旋流吹脱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板式旋流吹脱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端设有出气管,塔体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塔体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除雾板Ⅰ、旋流板Ⅰ、旋流板Ⅱ和除雾板Ⅱ,所述除雾板Ⅰ下方的塔壁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设有L形进水管,所述L形出水管的出水部分位于上述旋流板Ⅰ中间位置上方,所述除雾板Ⅱ下方的塔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玻璃管,所述玻璃管由进气管延伸至出水管相对的塔壁内;
所述除雾板和旋流板中间部分设有圆形盲板,圆形盲板外圈上固定有叶片,叶片外设有罩筒,罩筒连接到底板上,底板和罩筒之间设有溢流孔,底板上还固定有隔板;
所述除雾板的叶片和旋流板的叶片与圆形盲板的连接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除雾板的底部固定有气体流通管。气体由进气管流入玻璃管,然后往上运动,依次经过除雾板Ⅱ、旋流板Ⅱ、旋流板Ⅰ和除雾板Ⅰ,最后经出气管出去,气体经除雾板Ⅱ的气体流通管后与旋流板流下的液体,相互接触传质。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板的底部固定有降液管。液体水平流过旋流板,再经降液管流入下一层旋流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旋流板Ⅰ上降液管的出水部分位于旋流板Ⅱ的中间位置上方,所述旋流板Ⅱ上降液管的出水部分位于除雾板Ⅱ的中间位置上方。空气向上穿过旋流板上液体层,相互接触传质。塔内气相和水相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耐冲击负荷强、组装方便;使垃圾渗滤液有毒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去除,从而为该类废水的氨氮达标处理提供可靠的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除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出气管,3.出水管,4.除雾板,4′.除雾板Ⅰ,4″.除雾板Ⅱ,5.旋流板,5′.旋流板Ⅰ,5″.旋流板Ⅱ,6.L形进水管,7.进气管,8.玻璃管,9.圆形盲板,10.叶片,11.罩筒,12.底板,13.溢流孔,14.隔板,15.气体流通管,16.降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板式旋流吹脱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顶端设有出气管2,塔体1的底部设有出水管3,塔体1内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除雾板Ⅰ4′、旋流板Ⅰ5′、旋流板Ⅱ5″和除雾板Ⅱ4″,除雾板Ⅰ4′下方的塔壁上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内设有L形进水管6,L形出水管6的出水部分位于上述旋流板Ⅰ5′中间位置上方,除雾板Ⅱ4″下方的塔壁上连接有进气管7,进气管7内设置有玻璃管8,玻璃管8由进气管7延伸至出水管3相对的塔壁内;
如图2~3所示,除雾板4和旋流板5中间部分设有圆形盲板9,圆形盲板9外圈上固定有叶片10,叶片10外设有罩筒11,罩筒11连接到底板12上,底板12和罩筒11之间设有溢流孔13,底板12上还固定有隔板14;
除雾板4的叶片10和旋流板5的叶片10与圆形盲板9的连接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除雾板4的底部固定有气体流通管15。气体由进气管7流入玻璃管8,然后往上运动,依次经过除雾板Ⅱ4″、旋流板Ⅱ5″、旋流板Ⅰ5′和除雾板Ⅰ4′,最后经出气管2出去,气体经除雾板Ⅱ4″的气体流通管15后与旋流板5流下的液体,相互接触传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周平;,未经施周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洗井车用快速破乳絮凝剂
- 下一篇:一种脱硫废液多效蒸发提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