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和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1949.6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杨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检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充电器作为移动终端最常用的附件,必须是可靠安全的,但由于大部分移动终端的标配充电器电路设计简单、且充电接口可通用,导致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非标配充电器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由于非标配充电器与标配充电器之间一般存在电气参数上的差异,容易产生充电异常、出现损坏充电器、移动终端等情况。
目前,手机行业的领先者都致力于研究其移动终端只能使用标配充电器,例如苹果公司生产的移动终端产品只能使用苹果充电器充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建立品牌权威;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制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标配充电器,大大减少由于使用非标配充电器造成的各种充电安全问题。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和移动终端,能防止非标配充电器给移动终端充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器检测系统,其包括充电器和用于检测充电器是否为标配充电器的移动终端;
所述充电器包括:
识别电阻;
充电输出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终端;所述充电输出接口包括VBUS端、DP端、DN端和GND端;
充电输出模块,用于输出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VBUS端连接充电输出模块,所述充电输出接口的DP端通过所述识别电阻连接充电输出接口的DN端;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充电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充电输出接口;
基带控制器,用于计算充电输出接口的DP端与DN端之间的阻值,并在计算的阻值在预设阻值范围内时开启充电功能;
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VBUS端、DP端和DN端均连接基带控制器。
所述的充电器检测系统中,所述基带控制器包括: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
充电器连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充电器与充电输入接口的连接状态;
参考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一恒定的参考电压;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充电输入接口的DP端和DN端上的电压;
充电器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输入接口的DP端和DN端上的电压、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及所述参考电压计算充电输出接口的DP端与DN端之间的阻值,并判断该阻值是否在预设阻值范围内;若是,开启移动终端的充电功能;若否,则不开启充电功能;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电功能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充电器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充电输入端口的VBUS端,充电器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参考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参考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和充电输入端口的DP端,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充电输入端口的DN端、还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三端依次通过充电器检测模块和充电控制模块连接充电输入端口的VBUS端。
所述的充电器检测系统中,所述充电器检测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充电输出接口的DP端与DN端之间的阻值:
其中,Vp为充电输入接口的DP端的电压、Rp为第一电阻的阻值、Vref为参考电压、Rn为第二电阻的阻值。
所述的充电器检测系统中,所述充电器检测模块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充电输出接口的DP端与DN端之间的阻值:
其中,Vn为充电输入接口的DN端的电压、Rp为第一电阻的阻值、Vref为参考电压、Rn为第二电阻的阻值。
所述的充电器检测系统中,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相同。
一种采用上述充电器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包括:
A、移动终端检测充电输入接口的VBUS端产生上升沿中断时,判断充电器与移动终端连接充电;
B、移动终端计算充电输出接口的DP端与DN端之间的阻值,并在计算的阻值在预设阻值范围内时开启充电功能。
所述的检测方法中,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在充电器与充电输入接口连接时,由参考电压输出模块输出一恒定的参考电压;
B2、由电压检测模块获取充电输入接口的DP端和DN端上的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未经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