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具式重力浆泥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1969.3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山顺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41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具 重力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灌注桩的泥浆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工具式重力浆泥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领域中基础设计多采用钻孔灌注桩,且该桩宜在城市或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施工过程由于需要利用泥浆保护孔壁、携带钻屑出孔、冷却钻头等,因此,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泥浆,一般工程中产生的泥浆数量是灌注桩工程量的3-4倍。目前,泥浆只能依靠外运、排放至耕田或至江河口外,运输过程中和排放时均有污染风险,给环境保护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浆水、浆渣分离的问题,使过滤后的浆水得以充分的循环利用,不仅大量减少了清水的再次输入,也大大降低了泥浆排放量 ;经传送后的土渣可以直接装入集土箱,减少施工污染,可更好地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倡导了绿色施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具式重力浆泥分离装置,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集浆箱、传送带和封闭浆泥收集腔;其中,
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封闭泥浆收集腔内,且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伸出所述封闭泥浆收集腔;
所述集浆箱的下端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集浆箱相连通,且所述通道的出口对着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
所述集浆箱上设置有进浆口,所述封闭浆泥收集腔上设置有出浆口。
较佳地,所述箱体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箱体上靠近所述传送带伸出端的支撑腿为可调节升降可旋转支撑腿,所述箱体上另一端的支撑腿为可旋转支撑腿。
较佳地,所述集浆箱为锥形集浆箱。
较佳地,所述通道上设置有调节阀。
较佳地,所述传送带的伸出端的下方设置有集土箱。
较佳地,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传送带的主动轮、从动轮和承载轮,主动轮、从动轮和承载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封闭泥浆收集腔上。
较佳地,所述传送带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根链条,所述两根链条之间通过若干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带有通孔的肋板,所述肋板铺满所述链条。
较佳地,所述肋板的截面呈“L”型,所述肋板按同一朝向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较佳地,所述相邻肋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所述链条和所述肋板的材质为钢材。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中采用锥式集浆箱,避免集浆箱中有死角使泥浆沉淀无法下落;另外,锥式集浆箱能解决因灌注桩施工泥浆排放时的间隔性(即在钻孔时有大量泥浆排出,在接钻杆或其他因素下浆管中无泥浆排出),使得施工工作连续有效;
2)本发明在锥式集浆箱与封闭泥浆收集腔之间的通道上设置调节阀,可调节流经的浆泥的流量,能更好的控制设备在工作状态下施工工作的连续性;
3)本发明的工具式重力浆泥分离设备中的调节支撑腿分为箱体前端固定可旋转支撑腿和箱体后端可调节升降可旋转支撑腿,能使箱体自由调节角度和升降,更有效的使浆渣分离。
4)本发明通过传动带的设置,使得浆水、土渣随质肋孔板传送带提升,在重力作用下实现浆泥分离,在浆水回收、重复使用的同时,不仅大量减少了清水的再次输入量,也大大减少了泥浆排放的总量;经传送后的土渣可以直接装入集土箱,避免泥浆四溢,减少施工污染,使施工在整洁环保、有序的条件下进行,更好地保护施工现场的环境。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工具式重力浆泥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具式重力浆泥分离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送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传送带伸出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送带与承载轮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箱体
2-集液箱
3-密封浆泥收集箱
4-传送带
401-肋板
402-通孔
403-螺栓
404-固定件
405-链条
5-通道
6-主动轮
7-从动轮
8-承载轮
9-出浆口
10-可旋转支撑腿
11-可调节升降可旋转支撑腿
12-控制电箱
13-进浆口
14-集土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山顺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山顺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1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