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静脉血栓、化疗静脉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53034.9 申请日: 2014-07-23
公开(公告)号: CN104147560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杨同华;李立纪;苏勉诚;陈志松;赵仁彬;沈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23L1/29;A61P7/02;A61P9/14;A61K35/56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650034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静脉 血栓 化疗 静脉炎 中药 复方 组合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一种治疗静脉血栓、化疗静脉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上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肿瘤引起的血栓等。

血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血栓形成和梗塞在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肺梗死中扮演最主要角色。全世界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约1300万。我国心脏病和脑中风死亡率分别占总死亡率20%左右。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脑卒中已成第二位致死性疾病,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升高,其流行是造成中国疾病负担和医疗费用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在美国,每年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致死亡的患者数为5万~20万例;在英国,DVT是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由其引起肺栓塞而致死的患者占住院总死亡病例的10%。因此,数十年来溶栓治疗成为上述疾病的研究焦点。1950年代,尿激酶用于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紧接着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获得成功,开创了溶栓疗法的新纪元。尽管溶栓药物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获得一些进展,但现有药物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不高,有内出血危险等缺点,如何提高溶栓成功率和减少出血及再闭塞的危险性是溶栓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一代溶栓药以链激酶及尿激酶局部纤维蛋白亲和低,缺乏特异性,离理想的溶栓药物尚有差距,还不能迅速、高效、特异性地溶解动静脉血栓而无出血的危险。

新一代溶栓药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高效特异,但易失去活性。半衰期短,治疗所需剂量高,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其他溶栓药物高,价格也较昂贵。t-PA的突变体,如TNK-t-PA、rPA、NPA等,半衰期延长,但疗效和不良反应与重组t-PA无统计学差异。其它来源的纤溶酶原激活剂虽价格较低,但大多数都是非人源的,抗原性较强。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溶栓药物对早期的急性血栓效果好,但对超过2周的慢性和机化了的血栓却很不令人满意。因此,开发研究出高效、低毒、价廉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的新型溶栓药物,仍然是摆在我国医药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血管内皮损伤、静脉回流减慢、血液高凝状态被认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至今仍被公认为主要原因。数千年来,中医中药在血栓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可靠的经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中医分型尽管名目繁多,但从阴阳辨证上归根揭底分为两型:阴寒凝滞和瘀热互结。在血瘀病因上,《内经》最强调因寒致瘀,《素问·调经论》指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血脉不通”。汉唐时代,张仲景、孙思邈随瘀血之不同而寒热均用,开虫类药化瘀之先河,明清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凉血散血”治疗原则对后世治疗瘀血影响甚深,由此负面贻害至今未消,以至于动则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使得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治疗血栓的研究学者陷入歧途。比如目前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处局部的红、肿、热、痛这种本寒标热的表现就视之为瘀热互结,未免太过盲人摸象。不仅如此,迄今进行的规模较大的对血栓病的研究,采用的治疗原则和用药都偏重于寒凉,过分偏重于瘀热互结,而且处方过于庞杂,不利于寻找强效的溶栓中药研究。

申请人认为,治疗血栓采用活血化瘀是正确的通法,但加用寒凉药物进行清热凉血却是方向性的错误,后者降低了溶栓效果。也是导致至今国内尚未开发出一种强力有效溶栓中药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治疗静脉血栓、化疗静脉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静脉血栓、化疗静脉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含如下按质量份计的组分:地龙3~30份,滇三七3~30份,泽兰3~50份,木姜子2~30份,杭芍3~60份,干姜4~60份,肉桂3~30份。

上述治疗静脉血栓、化疗静脉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三七、木姜子、地龙用乙醇回流提取,分离提取液和药渣。

(2)将(1)中的药渣、泽兰、杭芍、干姜、肉桂用水提取,分离提取液和药渣。

(3)合并(1)和(2)得到的提取液浓缩至稠浸膏。

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优选为70%乙醇。

上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静脉血栓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上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