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3103.6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冉启军;谢凡;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连续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板栅又称格子体,是由铅基合金通过浇铸或压铸或切拉网法等方法制成的。板栅在铅酸蓄电池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起着骨架支撑和粘附活性物质的作用;二是作为电流的传导体起着集流、汇流、输流的作用;三是作为极板的均流体起着使电流均匀分布到活性物质中的作用。所以板栅制造作为铅酸蓄电池生产的第一步,板栅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
目前我国大部分铅酸蓄电池生产厂家采用浇铸或压铸的方法制造板栅,这种通过铸造而得的板栅具有电池比功率大,比能量高,耐腐蚀,循环寿命长的特点。但现在板栅铸造采用的铸板装置是利用固定单模具一次铸造一片或一大片相连板栅,所以铸一片板栅冷却时间长,机械动作重复浪费,生产效率比较低;一次铸造板栅厚度无法调整,不易产生厚度较薄的板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以克服传统一次铸造板栅产生的冷却时间长,机械动作重复浪费,生产效率低下,板栅厚度无法调整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包括机架,驱动器一,分动系统,一对传动机构,一对压铸辊,挡液板机构,冷却循环系统;
所述驱动器一固定安装在机架下部,其输出端与所述分动系统输入端通过轮带传动连接,所述分动系统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部,所述一对传动机构中,每个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分动系统输出端,另一端与所述一对压铸辊连接,所述一对压铸辊分别通过轴承座水平安装于机架上部;
所述一对压铸辊为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压铸辊,辊面由若干片相连的极板模板包辊而成,两个压铸辊的轴心平行,其辊面相对、且间隔一定距离;两个压铸辊内分别设有用于冷却辊面的水循环结构;所述每个压铸辊的一端辊轴与传动机构相连,另一端辊轴为空心轴,该空心轴所连接的辊端面中心开有辊端圆孔,所述辊端圆孔作为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水进出所述水循环结构的通道;
所述挡液板机构包括两块相同的挡液板,所述两块挡液板内面分别与所述一对压铸辊两端面紧贴,且挡液板顶面比所述两压铸辊相互接近的辊面高一定距离。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一对传动机构为十字万向节。
所述一对压铸辊,其中一个压铸辊两轴端通过固定轴承座固定,另一个压铸辊两轴端通过活动轴承座固定,活动轴承座外缘四边为矩形平面,其上、下平面分别与机架上的轴承安装框精密配合,左平面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性元件,并与机架上的轴承安装框接触,右平面由垂直于该平面的若干个螺栓顶紧。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元件为碟簧。
优选的,所述辊端圆孔内安装有直插内筒的冷水管,冷水管管径小于所述辊端圆孔,冷水管外壁与辊端圆孔内壁之间形成通道,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的冷水在所述压铸辊内冷却水循环结构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所述冷水管外壁与辊端圆孔内壁之间形成通道回流到所述冷却循环系统。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内筒,上下两块圆形隔板,若干支撑圈;所述内筒与所述压铸辊两端面密封焊接,所述上下两块圆形隔板与所述压铸辊两端面平行,分别位于所述内筒内上下部,与所述内筒内表面密封焊接,所述两块隔板中心分别开有相同直径的圆孔,冷水管从辊轴二的辊端圆孔通入这两个圆孔内,冷水管外壁分别与该两个圆孔无缝连接,所述若干支撑圈均匀固定在所述内筒外表面,支撑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若干支撑圈圆孔,支撑圈内圆边与内筒外表面焊接,其外圆边与压铸辊的辊面相接,所述内筒位于所述上圆形隔板的上部,以及内筒位于所述下圆形隔板的下部的内筒壁上分别开有内筒圆孔。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由驱动器一驱动,分动系统分动,十字万向节传动机构传动,外部供铅系统从压铸辊上方向相距一定距离的两压铸辊之间供铅,两同步对辊碾压,同时循环冷却系统、压铸辊内的冷却水对辊面模板内的铅液快速冷却,连续不断的将铅基合金液铸成连续板栅。
本发明所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板栅连续铸造装置,利用转动的对辊模具实现板栅的连续铸造,大大提高了板栅制造的效率。通过调整对辊压铸辊之间的间距,可以产生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栅,解决了现有一片式铸板机效率低,板栅厚度厚且不易改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连续铸板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压铸辊剖视图。
图3为压铸辊辊面的展开图。
图4为活动轴承座部分局部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深蓝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工业用超细镍包覆铜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碳发热保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