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建筑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53881.5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周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831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建筑 | ||
技术领域:房屋建筑。
背景技术:“夺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天灾人祸”,建筑结构的防震防洪抗灾能力又一次尖锐地摆在世人面前。唐山大地震后,建筑界适时而动,“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抗洪新构造应运而生。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受损,当前当务之急是以简单、经济的手段有效地提高建筑物防震抗灾能力,这一任务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把房屋建筑建成与“不倒翁”原理一致的“抗震建筑”。
具体实施方式:在地基上挖一个适宜的半球面基坑,并把基坑最底部建筑得足够结实,再在基坑内建筑一个与基坑同样大小的半球体基础,作为该房屋建筑的基础;让整个建筑上轻下重,具有足够好的整体性;与“不倒翁”的原理一致,就算整个建筑在水平荷载地作用下发生很大地水平方向地偏移,整个建筑任然能够自然地恢复原来地位置。因此减少了地震等水平荷载对建筑伤害所带来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周,未经杨文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