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3911.2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黎重林;王成森;王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6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苗绘 |
地址: | 226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瞬态 抑制 二极管 芯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单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P型衬底硅片;
设置在P型衬底硅片上侧的N-型反型层
设置在N-型反型层上侧的N+型浅结区;
设置在N+型浅结区四周的N型深环区,所述N型深环区的顶部与所述N+型浅结区的顶部齐平;
氧化层,所述氧化层设置在N-型反型层上方并覆盖部分N型深环区;
设置在N+型浅结区上侧的第一金属化电极,其宽度范围延伸至氧化层;
设置在P型衬底硅片下侧的P+补硼区;
设置在P+补硼区下侧的第二金属化电极;
其中,所述N-型反型层是通过在P型衬底硅片上高温长时间氧化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型浅结区的深度小于N-型反型层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型深环区的深度大于N-型反型层的深度。
4.一种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P型衬底硅片;
对称设置在P型衬底硅片上侧及下侧的N-型反型层;
每一N-型反型层上设置一N+型浅结区;
设置在每一N+型浅结区四周的N型深环区,所述N型深环区的顶部与所述N+型浅结区的顶部齐平;
每一N型深环区上方设置一氧化层,且所述氧化层设置在N-型反型层上方并覆盖部分N型深环区;
每一N+型浅结区的上侧设置一金属化电极,其宽度范围延伸至对应氧化层;
其中,所述N-型反型层是通过在P型衬底硅片上高温长时间氧化制得。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提供衬底硅片,进行正面研磨及抛光;
S2、将硅片衬底进行高温长时间湿氧氧化,在硅片衬底正面形成N-型反型层;
S3、正面光刻N型深环区窗口,并去除掉N型深环区窗口上的氧化层和硅片背面氧化层;
S4、磷预扩及再分布形成N型深环区,硅片背面补硼扩散形成P+补硼区;
S5、正面光刻N+型浅结区;
S6、N+型浅结区掺杂;
S7、正背面金属化,正面形成第一金属化电极,背面形成第二金属化电极;
S8、正背面金属反刻,并合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硅片为P型材料,其电阻率为0.001~0.5欧姆·厘米。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长时间湿氧氧化的温度为1200~1250℃,时间为6~10小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浅结掺杂的方法为离子注入磷或高温扩散三氯氧磷。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衬底硅片,双面研磨及抛光;
步骤2、将硅片衬底进行高温长时间湿氧氧化,在硅片衬底表面形成N-型反型层;
步骤3、双面光刻N型深环区窗口,并去除掉N型深环区窗口上的氧化层;
步骤4、双面磷预扩及再分布形成N型深环区;
步骤5、双面光刻N+型浅结区;
步骤6、N+型浅结区掺杂;
步骤7、双面金属化,形成金属化电极;
步骤8、双面金属反刻,并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9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