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级联紧凑型1×N非均匀光分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5443.2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6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亮;张家顺;安俊明;吴远大;王红杰;王玥;尹小杰;李建光;胡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级联 紧凑型 均匀 分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到户光分配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平面光波导的级联紧凑型1×N非均匀光分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以及国内光纤到户(FTTH)的大力发展,光分路器作为FTTH中无源光网络系统(PON)的关键器件,很早就被广泛研究。传统的PON系统中,使用的一直是均匀的光分路器结构,但因每个用户端接入的用户数量不尽相同,且到光线路终端的距离也可能不同,使用均匀光分路器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和浪费。在FTTH早起推广阶段,可能会有个别用户不愿参加FTTH计划,采用均匀的光分路器会增大建设成本。基于以上两个原因,非均匀的光分路器应运而生。目前,非均匀的光分路器结构是由非对称的Y分支结构级联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非对称结构,其偏振相关损耗(PDL)和波长相关损耗(WDL)较大,且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传统非对称不均匀Y分支光分路器的PDL和WDL较大,且级数多,尺寸较大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级联紧凑型1×N非均匀光分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级联紧凑型1×N非均匀光分路器,包括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出通道为三分支,其中两个分支分别与Y分支级联形成2n路的输出通道,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最后一个分支与三分支级联。
所述最后一个分支与Y分支级联。
所述最后一个分支不级联。
所述输出通道之间的距离为127μm的正整数倍。
所述输出通道之间的距离为250μm的正整数倍。
分支之间采用紧凑sparkle级联方式级联。
本发明采用非均匀三分支结构和Y分支结构级联形成非均匀光分路器结构,可以实现各种路数各种功率不均匀分配,级数较传统非均匀光分路器少,因级数较少,本发明的尺寸可以大幅度减小,PDL和WDL也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1×5非均匀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级联紧凑型1×5非均匀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级联紧凑型1×5非均匀光分路器的模拟结果图,图a为输出通道2-5插入损耗(IL)模拟结果图,图b为输出通道1插入损耗(IL)模拟结果图,图c为输出通道2-5均匀性(UNIF)模拟结果图,图d为输出通道1-5偏振相关损耗(PDL)模拟结果图,图e为输出通道1-5波长相关损耗(WDL)模拟结果图。
图4为级联紧凑型1×5非均匀光分路器的测试结果图,图a为输出通道1插入损耗(IL)测试结果图,图b为输出通道2-5插入损耗(IL)模拟结果图,图c为输出通道2-5均匀性(UNIF)测试结果图,图d为输出通道1-5偏振相关损耗(PDL)测试结果图,图e为输出通道1-5波长相关损耗(WDL)模拟结果图。
图5为级联紧凑型1×9非均匀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级联紧凑型1×10非均匀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级联紧凑型1×11非均匀光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是传统的非均匀1×5光分路器结构,它是由非均匀Y分支和三个Y分支通过三级方式级联而成,形成一个输入通道12和五个输出通道,五个输出通道分别为输出通道Ⅰ1、输出通道Ⅱ2、输出通道Ⅲ3、输出通道Ⅳ4、输出通道Ⅴ5。级数较多,尺寸较大。
级联紧凑型1×5非均匀光分路器,如图2所示,由作为第一级的一个非均匀的三分支和作为第二级的两个Y分支采用紧凑sparkle级联方式形成一个输入通道1和五个输出通道的两级结构的光分路器,五个输出通道分别为输出通道Ⅰ1、输出通道Ⅱ2、输出通道Ⅲ3、输出通道Ⅳ4、输出通道Ⅴ5。三分支作为第一级,三分支中的两个分支与Y分支级联形成第二级,最后一个分支不级联。输出通道之间的距离为127μm。
通过三维光束传播法(3D-BPM)对本实施例进行模拟,着重分析了IL、UNIF、PDL和WDL。
其计算公式如下:
(1)
(2)
(3)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5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和状态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光电转换系统及其光电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