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全光场相机的非合作目标位姿测量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860.9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胡良梅;高隽;陈欣;王一;李梦娜;徐小红;涂义福;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1C2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全光场 相机 合作 目标 测量 | ||
1.一种基于全光场相机的非合作目标位姿测量方法,是应用于包含星箭对接环的非合作目标;所述含星箭对接环在所述非合作目标上为圆特征;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行:
步骤1、利用全光场相机获取具有圆特征的非合作目标的光场图像;所述全光场相机的结构包括:主透镜、微透镜阵列和传感器;
步骤2、计算所述圆特征在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下的平面法向量和圆心坐标:
步骤2.1、利用时域重聚焦算法对所述光场图像进行计算获得主透镜重聚焦目标图像;
步骤2.2、对所述主透镜重聚焦目标图像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边缘检测,获得边缘图像,并对所述边缘图像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椭圆检测,从而获得如式(1)所示的椭圆方程:
a1u2+a2v2+a3uv+a4u+a5v+a6=0 (1)
式(1)中,(u,v)为所述圆特征在所述主透镜重聚焦目标图像的像素坐标系OI-UV中的坐标;
步骤2.3、利用式(2)所示的相机投影模型,将所述椭圆方程反向投影到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下,从而获得如式(3)所述的椭圆锥方程:
A1x2+A2y2+A3z2+A4xy+A5xz+A6yz=0 (3)
式(2)和式(3)中,(xn,yn)为所述圆特征在所述主透镜重聚焦目标图像的物理坐标系Oi-xnyn中的坐标,f0为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的焦距,(x,y,z)为所述圆特征在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下的坐标;
步骤2.4、利用式(4)将所述椭圆锥方程转换为矩阵乘积形式:
[x y z]Q[x y z]T=0 (4)
式(4)中,Q为对称矩阵;
步骤2.5、利用式(5)将所述对称矩阵Q进行对角化:
P-1QP=diag{K1,K2,K3} (5)
式(5),P为正交矩阵;K1、K2和K3为所述对称矩阵Q的特征值;
步骤2.6、利用式(6)将所述椭圆锥方程进行简化,获得如式(7)所示的标准坐标系o-x'y'z'下的椭圆锥方程:
[x y z]T=P[x' y' z']T (6)
K1x'2+K2y'2+K3z'2=0(7)
式(6)中,(x',y',z')为所述圆特征在标准坐标系o-x'y'z'下的坐标;
步骤2.7、利用所述对称矩阵Q的特征值K1、K2和K3获得如式(8)所示的与所述标准坐标系下y'轴相互平行的平面方程:
步骤2.8、根据所述平面方程分别获得所述圆特征在标准坐标系o-x'y'z'下的平面法向量(n'x,n'y,n'z)以及圆心点坐标(xo',yo',zo')的一组歧义解:
解1':
解2':
式(9)和式(10)中,R为所述圆特征的半径;
步骤2.9、利用式(11)和式(12)将所述解1'和解2'分别转换到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下,获得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下的平面法向量(nx,ny,nz)以及圆心点坐标(xo,yo,zo):
解1:
解2:
步骤3、剔除虚假解:
步骤3.1、利用所述全光场相机的深度重构法获得所述非合作目标上各点的深度;
步骤3.2、利用式(2)获得所述圆特征上各点在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下的三维坐标(x,y,z);
步骤3.3、利用式(13)所示的圆特征的平面方程建立如式(14)所示的目标函数f:
(nx,ny,nz)T[(x,y,z)-(xo,yo,zo)]=0 (13)
f=(nx,ny,nz)T[(x,y,z)-(xo,yo,zo)] (14)
步骤3.4、将所述解1和解2分别代入(14),获得f解1和f解2;若f解1<f解2成立,则所述圆特征的圆心坐标和法向量的虚假解为解2;正确解为解1;否则,圆特征的圆心坐标和法向量的虚假解为解1;正确解为解2;
步骤4、获得所述非合作目标的位姿:
步骤4.1、根据所述步骤3获得的正确解,则非合作目标本体坐标系O0-X0Y0Z0相对于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的平移向量为T=(xo,yo,zo),通过式(15)获得所述非合作目标本体坐标系O0-X0Y0Z0相对于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的距离D:
式(15)中,所述xo,yo,zo分别为所述非合作目标本体坐标系O0-X0Y0Z0相对于所述全光场相机主透镜坐标系o-xyz在x轴、y轴、z轴上的平移量;
步骤4.2、利用式(16)获得俯仰角φ和偏航角θ:
所述距离D、俯仰角φ和偏航角θ即为所述非合作目标的位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光场相机的非合作目标位姿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1的深度z是按如下步骤获得:
步骤a、利用多基线SSD立体匹配算法对所述光场图像进行立体匹配获得最佳匹配像素对i1和i2;
步骤b、计算所述最佳匹配图像对i1和i2的像素视差||i1-i2||;
步骤c、利用式(17)获得虚拟深度λ:
式(17)中,d*为所述最佳匹配像素对i1和i2的中心距离;
步骤d、利用式(18)获得所述微透镜阵列到主透镜像的距离a:
a=λb (18)
式(18)中,b为所述全光场相机中微透镜阵列到所述传感器的距离;
步骤e、利用式(19)获得所述主透镜到所述主透镜像的距离bL:
bL=h-a (19)
式(19)中,h为所述主透镜到所述微透镜阵列的距离;
步骤f、根据式(20)获得所述圆特征到主透镜的距离aL:
所述距离aL即为所述深度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8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