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岩羊机械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894.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希仑;康林红;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羊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领域,涉及一种仿岩羊机械足。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移动机器人可分为轮式机器人与腿式机器人。腿式机器人相对于轮式机器人,可以采用不同步态及与地面不同接触方式,具有可避障与可适应复杂地貌等特点。其中腿式机器人与地面的不同接触方式通过不同的机械足来实现。传统机械足一般为球面足或简单平面、曲面足,辅以弹簧等减震装置。此类机械足结构与功能简单,适合在刚性平整地面上行走,但在复杂路面上行走效果较差,如传统机械足在岩石表面、大坡度、不平整地面行走时,会产生落地不稳、支撑点打滑、推动力不足、行走困难等现象。目前国内外对具有特殊地貌适应性的机械足研究甚少,不能满足科研需求,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传统机械足在岩石表面、大坡度、不平整地面行走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仿岩羊机械足装置,适合腿式、轮腿式机器人行走步态模式下在岩石、大坡度等地面行走。
一种仿岩羊机械足,包括机械接口、踝关节和脚掌,其特征在于:
机械接口将机械足与机器人的腿部连接,包括与机器人腿部以及踝关节连接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件,以及快速更换系统;
踝关节固定于机械接口下方,包括固定部件、一对对称的转轴和扭簧,固定部件与机械接口连接并安装有转轴和扭簧,扭簧套于转轴上,一端连接于固定部件上,另一端连接于脚掌的蹄掌上,转轴与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将脚掌绕水平轴与绕铅垂轴两个方向的转动合成为一个转动;
脚掌包括两个蹄掌,通过与转轴连接而安装在踝关节下方,可以通过转轴分别绕踝关节转动,并通过与之连接的扭簧增大转动阻尼,蹄掌中空,里面塞入柔性材料制成的蹄垫,增大脚掌底部柔软度,整个脚掌模拟岩羊蹄掌的运动。
所述的至少一个连接部件包括接口内壳和接口外壳,所述的接口内壳与机器人的腿部连接,且只有一个移动自由度,所述的接口外壳通过螺栓与踝关节固连。
接口外壳两侧通过螺钉与机械足踝关节固连,接口内壳套在接口外壳内,上端开有四个通孔,通过螺栓与机器人的腿部固连,接口内壳和接口外壳两侧开有直槽口;所述的快速更换系统为弹簧扣结构,包括快换杆、金属垫片和弹簧扣,通过该弹簧扣结构对机械足进行快速固定和拆卸,快换杆能够在直槽口内移动,接口外壳两侧同时开有弹簧扣槽,弹簧扣通过卡入固定或通过掰开拆卸。
踝关节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中心板和铰链盖,中心板两侧开有通孔,通过螺钉与机械接口的接口外壳固定,中心板下端开有通孔,通过螺钉与铰链盖固定;铰链盖下端开有用以安装转轴的通孔,转轴末端有螺纹,拧上螺母即固定在铰链盖下端开设的通孔里;铰链盖侧方具有用来连接扭簧末端的通孔,扭簧套于转轴上,一端靠在转轴端部的挡片上,并通过伸出的支脚连接于铰链盖侧方的通孔上,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脚掌的蹄掌上;铰链盖、转轴和扭簧均为两个且对称。
脚掌的蹄掌有两个且对称,内部中空,上端开有铰链孔,穿入转轴并可绕转轴转动,铰链孔旁开有用于连接扭簧末端的通孔,使蹄掌绕转轴转动时受到扭簧的阻力;蹄掌内侧开有螺钉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蹄垫开有与蹄掌螺钉孔对应的螺钉通孔,塞入蹄掌内腔后,螺钉穿过上述螺钉孔和螺钉通孔将蹄掌与蹄垫固定,蹄垫略凸出蹄掌底部,增大触地柔软度。
所述的柔性材料制成的蹄垫为橡胶蹄垫,橡胶蹄垫中部略内凹,橡胶柔软踩在岩石尖点上会内凹,包夹住岩石表面,使脚掌不易滑动;两个对称的蹄掌前端较尖,能够嵌入石缝中,来固定足部;蹄掌绕转轴向后转动时,后端合拢,同时后端将高于前端,形成的夹角可以在下坡时钩挂住岩石凸起,防止滑动;蹄掌绕转轴向前转动时前端合拢,同时前端高于后端,便于在上坡时钩挂住岩石凸起,防止滑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能够模拟岩羊足在岩石表面、大坡度、不平整地面行走中的蹄掌张开,嵌入石缝,包夹岩石,钩挂岩石突起等功能,大大改善腿式机器人在岩石表面、大坡度、不平整等地面的行走性能;
(2)本发明所述的装置的机械接口方便对各种机械足进行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仿岩羊机械足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仿岩羊机械足的正视半剖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仿岩羊机械足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仿岩羊机械足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机械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踝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脚掌结构(未变形)示意图;
图8、图9是本发明的脚掌机构(着地变形)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独轮车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扰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