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泥田有机熟化的改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931.5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李双来;吴良欢;梁国庆;王秀斌;孙静文;何萍;雷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7/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泥 有机 熟化 改良 方法 | ||
1.一种黄泥田有机熟化的改良方法,用于早稻季稻田,其步骤为:
1)种植紫云英,用于作为绿肥还田,并且配施无机肥;
2)在紫云英第一片真叶期施用氮肥;其中,氮肥折纯量为:6.9-10.35公斤/公顷;
3)在紫云英生长旺盛期再次施用氮肥;其中,氮肥折纯量为:17.25~34.5公斤/公顷;
4)将紫云英作绿肥还田,然后施用化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施的无机肥为:磷肥P2O536公斤/公顷、钾肥K2O45-54公斤/公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紫云英第一片真叶期时,施用尿素15-22.5公斤/公顷,同时施用钾肥,肥料K2O折纯量为:27-45公斤/公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紫云英幼苗期施用氯化钾肥45-75公斤/公顷,喷施1-2次浓度为0.1-0.15%硼砂溶液和0.05%钼酸铵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早稻移栽前15天将所述紫云英绿肥还田,将种植的紫云英直接耕翻还田;其中,紫云英鲜草为22500公斤/公顷。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紫云英作绿肥还田后,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00~450公斤/公顷;如果稻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15mg/kg,全氮含量<0.75g/kg,碱解氮<5mg/kg,则再追施尿素10-15公斤/公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所述紫云英的方法为:在水稻收获前10天进行排水晒田;在水稻收割后2-3天内进行种植,播种量30-37.5公斤/公顷;其中,每隔2.6m开沟一条,畦宽2.5m,沟深20-30cm,沟宽10-15cm;播种时应保持田面湿润或有1-2cm的薄水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腐熟的畜禽粪肥或农家土杂肥15000-22500公斤/公顷,或菇渣1500-3000公斤/公顷作为基肥直接施用。
9.一种黄泥田有机熟化的改良方法,用于中稻或晚稻季稻田,其步骤为:
1)采用早稻稻草原位直接还田,或者施畜禽粪肥进行土壤熟化;
2)增施氮肥,调节秸秆C/N比值至20:1-30:1;
3)在中稻或晚稻播种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0~22500公斤/公顷或菇渣1500-3000公斤/公顷;
4)在中稻或晚稻移栽后进行轻排水通气,然后再复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早稻稻草原位直接还田的方法为:在水稻机械收割时直接将秸秆粉碎,粉碎还田数量为2/3,然后翻入地下10-20cm;所述步骤1)中,采用腐熟的畜禽粪肥或农家土杂肥15000-22500公斤/公顷,或菇渣1500-3000公斤/公顷作为基肥直接施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9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七叶一枝花的仿生态种植方法
- 下一篇:用于蔬菜收割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