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和消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940.4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C08G73/1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聚酰胺 树脂 所用 消泡釜 方法 | ||
1.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包括容纳聚酰胺酸树脂液的消泡釜罐体上方有进料管(1),下方有出料管(6),消泡釜为密封罐体,罐体上有气体接口(8);罐体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9);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内安装有薄层分配器(3),该薄层分配器(3)为拱形旋转曲面,曲面的旋转轴与罐体的中心轴重合;曲面的拱顶与伸入罐内的进料管(1)下端口的距离为0.01mm至1/3的罐体内部高度,曲面的中心线与罐体中心线重合,曲面下沿与罐体内壁的间隙为0.01mm~10mm,曲面的最大高度为1/4至1/3的罐体内部高度;薄层分配器(3)的下沿有一处或多处与消泡釜罐体内壁固定连接,薄层分配器(3)的下沿与罐体底面的距离大于罐体内部高度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层分配器(3)的旋转曲面为球面,球面的高度为球面直径的1/3至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其特征在于:
反应釜和消泡釜之间输送树脂溶液的管道上安装有计量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其特征在于:
消泡釜罐体安装有夹套,夹套下方有导热介质入口(5)、上方有导热介质出口(7),管道连接导热介质入口(5)、导热介质出口(7)与导热介质加热装置;罐体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其特征在于:
消泡釜罐体的上方还安装有排空管(2),所述排空管(2)配有电磁启闭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釜设计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过程所用的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釜合成的聚酰胺酸树脂溶液输送至消泡釜,经罐体上方的进料管(1)进入消泡釜内的聚酰胺酸树脂落在薄层分配器(3)曲面的拱顶,沿薄层分配器(3)的曲面向下分散流动形成薄层,再经薄层分配器(3)的下沿与罐体内壁的间隙成为薄层沿罐体内壁向下流,最后在罐体内底部聚集;
调节反应釜和消泡釜之间输送树脂溶液管道上的计量泵转速,使进入消泡釜的树脂溶液的流量为0.5~100kg/min,控制在薄层分配器(3)上形成的树脂溶液层的最大厚度小于5mm;
停止向消泡釜输送聚酰胺酸树脂溶液,釜内聚酰胺酸树脂液面稳定后静置10~40分钟,消泡工艺完成;当树脂溶液的液面高度在五分钟内的变化不超过1mm,视为树脂液面稳定;
消泡釜出料时,经气体接口(8)向消泡釜内通入二氧化碳、或者氮气、或者其它惰性气体,气体流量为0.1m3/min~0.8m3/min,保持釜内压力为0.3~0.5MPa;将消泡釜内的聚酰胺酸树脂加压送入流涎机流涎成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入消泡釜的树脂溶液的流量为2.5~12kg/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
消泡釜罐体安装有夹套,夹套下方有导热介质入口(5)、上方有导热介质出口(7),管道连接导热介质入口(5)、导热介质出口(7)与导热介质加热装置;罐体安装有温度检测装置(4);
在聚酰胺酸树脂溶液进入消泡釜时,调节导热介质加热装置,并持续通入导热介质,观察温度检测装置(4),保持消泡釜罐体内树脂体系的温度为20~100℃;压料完成后停止通入导热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聚酰胺酸树脂溶液进入消泡釜时,消泡釜的气体接口(8)连接真空泵,罐体内保持为负压0.01~0.1MPa。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聚酰胺酸树脂所用的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釜内加料后接真空泵,反应釜内保持负压0.01~0.1MPa,至合成完毕;出料时反应釜内通入二氧化碳、或者氮气、或者其它惰性气体,保持反应釜内压力为0.3~0.5MPa出料至消泡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9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装置
- 下一篇:双筒螺旋板式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