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十字头润滑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975.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献;张琼宇;刘利军;李大宝;吴朝晖;宴飞;张建;王筱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1/12 | 分类号: | F01M1/12;F01M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十字头 润滑 供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十字头润滑供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速柴油机十字头润滑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速柴油机轴承中,十字头是用于连接活塞和连杆的重要部件,十字头轴承负荷很高,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十字头销与轴承之间的运动为摆动,而且摆角很小,角速度也不大,特别是在活塞的上、下止点位置,角速度为零,所以它不像高速旋转的轴和轴承之间那样易于形成和保持必要的流体动力油膜。此外,对于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由于十字头轴承所受负荷基本上是连续向下的,对油膜的形成更为不利。因此,现代的低速柴油机都采用单独的油路为十字头供油。
润滑油导入十字头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关节铰链管进油。润滑油分高压和低压两路油经过铰链管进入连杆小端,低压润滑油通过连杆小端的油槽进入十字头销的斜向油孔,然后一部分流向活塞,一部分润滑油通过滑块润滑机架导板,从活塞流回的滑油通过十字头销的中心油孔泄流;高压润滑油通过连杆小端的油槽进入轴瓦,润滑十字头销。该供油装置由高、低压两路油路组成,供油较为稳定,但铰链组成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且铰链接口部位存在相对转动,密封较为困难,容易引起泄漏。
另一种是通过伸缩套管进油,润滑油通过伸缩套管进入滑块,通过滑块的内部油道进入十字头销的中孔,一部分润滑油通过十字头销的底部油孔润滑十字头销,另一部分润滑油进入活塞杆润滑活塞,最后从活塞流回的润滑油通过另一侧的滑块的回油羊角流出。该供油装置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与滑块连接的伸缩管随十字头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使其管内体积随时间变化,从而导致其管内供油压力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供稳定油压,密封可靠且结构简单的十字头润滑供油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十字头润滑供油装置,包括安装在气缸体底部中部设置有供活塞杆穿过的圆孔的圆形法兰,所述圆形法兰的一侧有缺口面,第一油道连通所述缺口面和所述圆形法兰的远离所述气缸体的端面,十字头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杆头,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曲轴上的连杆的小端,所述活塞杆的杆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十字头的润滑油道相连通的第二油道,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的缠绕在所述活塞杆上的螺旋弹簧管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油道与外部供油管路的油管。
润滑油通过所述外部供油管路进入油管,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油道进入所述螺旋弹簧管,再通过所述第二油道最终进入所述十字头润滑油道对所述十字头以及滑块进行润滑,所述螺旋弹簧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圆形法兰上保持静止,下端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杆头上随十字头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所述螺旋弹簧管被拉伸,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所述螺旋弹簧管被压缩,但所述螺旋弹簧管的总长度(即其内腔总体积)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所以其内部油压较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螺旋弹簧管形成的螺旋线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避免相互磨损或碰伤。
进一步,所述螺旋弹簧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圆形法兰的远离所述气缸体的端面的所述第一油道的出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二油道的进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油管的一端通过第三法兰与所述圆形法兰侧面的所述第一油道的进口相连,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气缸体侧面的第四法兰与外部管路相连。
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处不发生相对运动,密封可靠,不易出现泄漏。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所述第二法兰和所述第三法兰为方形法兰,所述第四法兰为圆形法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螺旋弹簧管式结构,结构较关节铰链管和伸缩套管都简单;由于螺旋弹簧管在压缩及伸长时总体积不变,所以管内供油压力较为稳定;螺旋弹簧管两端分别与法兰连接,连接处不发生相对运动,密封较为可靠,不存在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低速柴油机上的装配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法兰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形法兰2的剖视图;
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柴油机活塞运动到下止点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柴油机活塞运动到中间位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柴油机活塞运动到上止点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