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浓度在线监测及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8865.5 | 申请日: | 2014-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梁;张天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凡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 |
代理公司: | 浙江凯麦律师事务所 33218 | 代理人: | 张亮;王登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浓度 在线 监测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液浓度在线监测及控制系统及方法,尤其是能在线监测溶液浓度并即时作出反馈的控制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一些溶液在运输过程中会分解生成其他物质,致使欲通往设备的混合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而且还无法在线监测并进行精确定量该溶液,从而严重影响产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在线监测而且能通过在线监测仪和计量泵达到对该溶液精确定量的系统及方法。
一种溶液浓度在线监测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
两根管道并联,具体为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管道和溶质稳定的溶液管道;
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的两根管道并联后一同与管道混合器串联;
一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在线监测仪,所述的管道混合器与溶质易分解的溶液浓度在线监测仪串联;
一计量泵,所述的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在线监测仪的探头又与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管道上安装的计量泵相连。
所述的计量泵中的电机中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
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中滑杆与膜片直接连接。
所述的计量泵泵头上设置有通过启闭控制吸排的单向阀。
所述的在线监测仪结构为控制器、连接电缆、传感头与安装适配器依次连接。
一种溶液浓度在线监测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在线检测仪根据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和溶质稳定的溶液汇入管道混合器中检测到的已均匀混合的溶液中所有溶质的含量显示出读数并发送模拟量输出信号;
B、此电流信号即时反馈给计量泵用于调节溶质稳定的溶液的瞬时流量,从而保证流向设备的溶液中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的浓度可以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生产中可实现在线监测,灵敏度高;2、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产品质量;3、实现生产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 为溶质易分解的溶液检测流程示意图。
图2 为溶质易分解溶液在线监测仪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在线监测溶液浓度控制系统是由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管道和溶质稳定的溶液管道两根管道并联,然后一同与管道混合器串联,再与溶质易分解的溶液浓度在线监测仪串联,此时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在线监测仪的探头又与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管道上安装的计量泵相连,因而构成一个计量泵控制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管道——溶质稳定的溶液管道——管道混合器——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在线监测仪——计量泵控制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的管道的闭合回路。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在线检测仪根据溶质易分解的溶液和溶质稳定的溶液汇入管道混合器中检测到的已均匀混合的溶液中所有溶质的含量显示出读数并发送模拟量输出信号,此电流信号即时反馈给计量泵用于调节溶质稳定的溶液的瞬时流量,从而保证流向设备的溶液中溶质易分解的溶液的浓度可以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如图2 所示所述的在线监测仪结构为控制器、连接电缆、传感头与安装适配器依次连接。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设溶质易分解的溶液为甲溶液,溶质稳定的溶液为乙溶液,且除溶质易分解溶液外所有溶质稳定溶液浓度始终稳定不变。在系统开机时,用在线检测仪检测来料甲和乙溶液浓度,记为初始值。甲溶液在线监测仪能即时显示来料溶液浓度值的同时,将该浓度值传输到计量泵,根据换算关系算出需要加入甲溶液的量,此时甲溶液管道上安装的计量泵中的电机通过直联传动带动蜗轮蜗杆副作变速运动,在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运动。滑杆与膜片直接连接,工作时滑杆往复运动时直接推(拉)动膜片来回鼓动,通过泵头上的单向阀启闭作用完成吸排目的,达到输送满足工艺流程且计量准确的甲溶液的功能。甲溶液在线检测仪根据甲溶液和乙溶液汇入管道混合器中检测到的溶液中所有溶质的含量显示出读数并发送模拟量输出信号,此电流信号即时反馈给计量泵用于调节甲溶液的瞬时流量,此时精确定量的甲溶液和乙溶液经过管道混合器经均匀混合且达到工艺流程的要求,即可直接输送给设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凡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凡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8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