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流电池用电极框公共流道密封结构及密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088.8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相坤;张华民;许晓波;杨振坤;姜宏东;刘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0271;H01M8/1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电 用电 公共 密封 结构 方法 | ||
1.液流电池用电极框公共流道密封结构,所述液流电池包括正极电极框、负极电极框和双极板(1),所述正极电极框、负极电极框和双极板(1)分别具有位置相适应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分别设置有流道;所述正极电极框和负极电极框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包括孔Ⅰ(2)和孔Ⅱ(3);所述孔Ⅰ(2)与所述流道相连接;所述孔Ⅱ(3)未连接流道;其特征在于:设有环状的第一密封件(4);所述第一密封件(4)沿所述双极板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壁表面固定或者第一密封件(4)环绕所述孔Ⅰ(2)的圆周、固定在孔Ⅰ(2)所在的电极框上;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内径不大于所述孔Ⅰ(2)的孔径;外径不小于所述孔Ⅰ(2)的孔径;
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材质选自PVC、PP、增强PP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电极框与双极板之间采用非密封垫的方式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极板(1)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径不小于孔Ⅰ(2)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外径等于所述双极板(1)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双极板(1)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Ⅱ(3)所在的电极框上设有第二密封件,包括密封槽(5)和密封体(6);
所述密封槽(5)环绕所述孔Ⅱ(3)的圆周;
所述密封体(6)置于密封槽(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两道密封槽(5),分别为内密封槽和外密封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密封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内径,内密封槽的外径小于第一密封件(4)的外径,所述外密封槽的内径大于第一密封件(4)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槽(5)宽0.1mm~8mm。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液流电池用电极框公共流道密封结构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 先将第一密封件(4)环绕所述孔Ⅰ(2)的圆周、固定在孔Ⅰ(2)所在的电极框上;再双极板(1)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穿过第一密封件(4)并固定;
或者,先沿所述双极板的电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壁表面固定第一密封件(4),再将第一密封件(4)与孔Ⅰ(2)所在的电极框相结合;
② 将密封体(6)置于孔Ⅱ(3)所在的电极框的密封槽(5)内;
③ 扣合正、负极电极框。
10.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流电池用电极框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0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