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脱氮除藻的原水生物膜预处理工艺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264.8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阳;阳广凤;冯丽娟;朱亮;杨玘;王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水生 预处理 工艺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强化脱氮除藻的原水生物膜预处理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反应器本体,在反应器本体底部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有进水管(1)、进水单元(2)、进水布水板(3)、曝气装置(4)、曝气管(5)、载体填充区域(7)、出水布水板(8)、出水单元(9),和出水管(11);所述的出水单元(9)设有溢流堰(10),所述的载体填充区域(7)设有多个分格筛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呈长方体状,装置长、宽、高的比分别为5~10:0.3~0.7:1;进水布水板(3)和出水布水板(8)为有孔筛板,孔洞均匀分布于筛板之上,孔径大小为0.4~5cm,总的孔洞面积S1占筛板总面积S2比为0.2~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5)设置在反应器前端区域,距反应器底部距离为5~50cm,曝气区域面积S3占反应器底部总面积S4的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格筛网(6)的孔径大小为0.2~5cm,分布位置在反应器长度的0.2~0.5倍处,设置2-4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填充区域(7)装填的填料为弹性填料、组合填料或悬浮球填料,堆积或悬挂填充。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强化脱氮除藻的原水生物膜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原水为基质,连续流运行,HRT为4~48h;载体为全新的或预挂膜成功的弹性填料、组合填料或悬浮球填料,实体积填充率为1.5~10%,堆积填充率大于80%;
(2)供氧方式为机械曝气,气液比1~10:1,反应器内DO浓度大于1.0 mg/L;
(3)每15~30天对反应装置中载体、分格筛网及进出水布水板进行人工或机械清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挂膜的填料其生物量大于等于0.50 mg TOC g-1 载体,最佳DO浓度范围1~2.6 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2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