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中国樱桃种子快速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527.5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蓉;陈涛;汤浩茹;张静;陈清;黄智林;刘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中国 樱桃 种子 快速 高效 萌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促进中国樱桃种子快速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樱桃是春季上市最早的果品,在调节鲜果淡季市场供应,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其果实色泽鲜艳,晶莹美丽,营养丰富,外观和内在品质俱佳,被誉为“果中珍品”,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
核果类种子采收后都有一个较长的休眠期,只有在种子解除休眠后才能萌发生长。中国樱桃由于果实发育期短,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只需40天左右,容易出现种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而导致种子发芽率比较低,且种子休眠时间很长,这些生物学特性对于杂种苗的提早萌发以及优良苗木的培育一直是个严重的瓶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人们对这些优良物种的研究和利用。为此,前人已经对樱桃种子的休眠机制做了较多探索研究,共同认为樱桃种子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低温层积处理后才能打破休眠,萌发成苗,具体地,中国樱桃至少需100-180d,近缘的欧洲甜樱桃,山樱桃和酸樱桃等则需要更长时间,分别需要150d、、180-240d和200-300d,而即便是进行胚培养,必须经过至少40d的低温处理才能产生正常的试管苗,而成本和技术要求更高。
传统的打破中国樱桃种子休眠促进萌芽的方法主要有常规层积处理和用赤霉素处理。其中常规层积法是将刚采下的中国樱桃去掉果肉,洗净后按1份种子3份湿沙的比例立即进行湿藏。在地冻之前取出种子,层积于离地面20cm左右处,于翌春在催芽播种。该方法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种子处理程序复杂,费时费工,而且湿藏期间正值高温高湿的夏季,种子容易发霉变质,对于杂交育种来说周期也较长。而赤霉素处理法是针对不同的樱桃类型采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以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的方法,但该方法针对不同的樱桃类型需要探索不同的浓度,而且萌芽和成苗率也相对较低,成本也较高。
因此,尽管前人在打破樱桃种子休眠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技术都比较费时,费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重要的是发芽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中国樱桃种子快速、经济、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在提高其发芽率同时,大大缩短了育种(育苗)时间。
一种促进中国樱桃种子快速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A.待中国樱桃完全成熟后,采集樱桃果实去除其表面果肉获得果核,用常温水洗涤后晾干果核表面水分获得干净果核,置于4℃冰箱备用;
B.将步骤A中备用的干净果核外壳敲破,去除外壳,或去除外壳后再剥去包被胚轴的种皮;将去壳或去皮后的种子均匀放置在铺有两层湿毛巾的容器中,再在上面盖两层同样湿度的湿毛巾,置于0℃-4℃的环境下诱导5-7天,到大部分种子胚根萌动。
C.取出诱发后的种子并按2×3cm的株行距播种于已铺好的种床上,在常温条件下培养3-6天,萌发出苗;所述常温为23-28℃;
D.待幼苗真叶展开苗高达3-5cm时,每隔7天叶面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直到幼苗长到15cm以上后定植于田间。
可选的,步骤A中收集的干净果核在2-3天内用于步骤B的,则放在4℃冰箱备用;若超过3天用于步骤B的,则将收集到的果核与含水量30%-40%的湿砂或蛭石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4℃冰箱备用。
可选的,步骤B中去除果核外壳时不能弄伤种子;在剥去种皮时只需剥去胚轴萌发的一端的种皮,防治弄伤胚。
可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湿毛巾在使用前经在121℃的温度下高压灭菌25min,所述湿毛巾的含水量为35%-45%(优选为40%),在步骤B期间应每天检查毛巾湿度,并及时更换毛巾。
可选的,步骤C所述的种床由蛭石铺设而成,若种床上的蛭石为新蛭石则无需消毒;否则蛭石在使用前用多菌灵800倍液及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消毒,所述种床上蛭石厚度为10cm左右;在此期间应严格控制种床的湿度,使其湿度保持在40%-50%的含水量。
可选的,步骤C所述的种子萌发出苗的标准为下胚轴生长长度大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