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797.6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3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鹏得基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两轮车 转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逐渐出现了自平衡两轮车,并且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在国外也叫摄位车,这种车的优点在于体积小,出行比较方便,而且内置有高精密的陀螺仪,可以根据倾斜角度来保持控制电机转速以达到自平衡的目的,现在普遍流行的自平衡两轮车都设有转动手柄来控制车的转向功能,内部设有转向轴等零件,这种车的缺点就是转动手柄占用相当大的空间,而且要借助双手控制方向。
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不用手柄控制转向的自平衡两轮车,比如2014年2月26日公开的CN 103600795 A中国发明专利,其中就公开了一种基于圆盘光栅的自平衡两轮车,该两轮车中取消了原有的转动手柄,用一种脚转动来代替原有的手转动,解放了驾驶者的双手,提升驾驶乐趣,但是该专利还是存在着结构比较复杂的缺点,因为相对传统的手柄转动两轮车,该专利新加装了圆盘光栅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控制方法,能实现用脚踩动进行加速减速、转弯功能,并且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平衡两轮车的转向控制方法,两轮车包括车体主架,车体主架两侧设有轮子,车体主架内设有电机及可控制电机转速的陀螺仪,所述的车体主架包括两个相互分离的分体车架,两个分体车架中间设有一根连轴,两个分体车架以连轴为转动中心独自转动,每个分体车架内单独设有陀螺仪和电机,分体车架包括一个上盖踏板与下壳体,陀螺仪固定在上盖踏板底部,陀螺仪连接电路板,电路板连接电机,电机驱动轮子,其转向控制方法如下:
1)保持需要转弯的一侧分体车架的水平状态,另一侧的分体车架用脚踩动其顶部的上盖踏板使其整体沿连轴为中心转动发生倾斜;
2)处于水平状态的分体车架因为陀螺仪没有感应到倾角发生变化,所以电机不发生转动,而倾斜后上盖踏板底部的陀螺仪感应到倾角发生变化,输出信号给电路板使电机发生转动,从而驱动轮子开始转动;
3)一个轮子不转动,另一个轮子转动实现了两轮车以不转动的轮子为中心的转弯行动。
优选的,所述的连轴两端设有螺纹,中间设有两个平面轴承,两个平面轴承中间设有轴承衬套。
优选的,所述的下壳体与连轴连接处设有通孔,通孔外侧设有轴承沉孔,通孔内侧通过螺母与连轴端部实现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上盖踏板顶部设有放置脚的凹面,凹面内设有防滑条。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并通过减速齿轮组与轮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其中一个下壳体内设有蓄电池,下壳体侧壁上设有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的其中一个下壳体前壁设有前射灯、尾壁设有反光灯。
优选的,下壳体周围侧壁分布有喇叭及2个以上的彩灯。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将原本的一体式的车架主体分成两个相互分离,而且可以转动的分体车架,两个分体车架内都单独设有电机与陀螺仪,当其中一个分体车架转动时,其内部的陀螺仪会感应到倾斜角度,当陀螺仪感应到前倾或者后倾时传递信号给电机使其转速增加,角度越大,电机转速越大,驾驶时,其中一只脚踩动分体车架,另一只不踩动时,被踩动的分体车架的轮子发生转动,另一个分体车架轮子不转动时,如此便实现了转弯功能,而且踩动角度越大,转弯的角度越明显,反之转弯角度越小,这样用双脚踩动的方式能实现前后进退,用单脚踩动方式实现转弯功能,操作非常方便,而且内部结构简单,无需加装其他转弯零件,而传统的两轮车车架是一体式的,无法完成车架两边单独发生水平倾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整体三维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3为下壳体安装好后的示意图;
附图4为连轴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鹏得基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鹏得基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