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螯台球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61460.7 申请日: 2014-07-25
公开(公告)号: CN104163499A 公开(公告)日: 2014-11-26
发明(设计)人: 黄少斌;吉海鹏;张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12N1/20;C02F103/16;C12R1/01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宫爱鹏
地址: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螯台 球菌 废水处理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螯台球菌(Chelatococcus daeguensis)TAD1在废水生物脱氮除Cr(VI)中的应用。该菌株可在不同条件下发挥好氧反硝化脱氮功能,并在脱氮的同时完成对Cr(VI)的去除,从而达到废水同步脱氮除六价铬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水需求量的增大,及水污染问题的加剧,水资源危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水资源总储量,排名世界第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110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工业废气氮氧化物的沉降、固体废物的迁移下渗、废水的不合理排放、氮肥的过量施用及污水的回用灌溉等诸多因素,造成水体硝酸盐污染严重。国土资源部统计发现,我国各地区地下水都有硝酸盐污染情况发生,硝酸盐已成为水污染的普遍因子。硝酸盐在人体内容易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引起人体器官的癌变、畸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六价铬化合物是一种常见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制革等行业。含铬废水的排放、铬渣的随意堆弃、粉尘的沉降,都造成环境中的六价铬浓度超出正常范围。六价铬是公认的致癌金属,尤其能引起鼻部、肺部发生癌变。我国最著名的铬公害事件是,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由于铬渣的随意倾泄,使得水体六价铬浓度超过正常值242倍,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健康伤害。

自从上世纪80年代,Robertson Lesley等报道发现了好氧反硝化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证实了好氧反硝化现象的存在,并成功分离获得多株好氧反硝化菌。相比其他脱氮技术,好氧反硝化具有快速、环保、低耗、高效等优点,是目前脱氮技术的研究热点。上世纪70年代,一株Cr(VI)还原功能菌在厌氧环境中分离得到,生物还原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Cr(VI)修复技术。污染水体中硝酸盐和重金属共存现象普遍存在,获得一种同时去除该两种污染物质的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国内的学者,大多是探讨重金属冲击对好氧反硝化脱氮的干扰作用,或者利用好氧污泥颗粒吸附去除重金属,对于同时去除两类污染物的生物治理技术鲜有报道。改性零价铁修复硝酸盐和重金属污染水体,该方法虽然较成熟,但投入成本较高、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Cr(VI)污染严重的水体,如制革废水、垃圾渗沥液,人们均发现了好氧反硝化现象的存在,使得利用生物法同步去除该两种污染物提供了可能。本发明中的菌株能够在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发挥好氧反硝化脱氮功能,具体发明内容已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373169A);通过对该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菌在脱氮的同时表现出较强的Cr(VI)去除能力,在生物脱氮除六价铬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上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可同步脱氮和除Cr(VI)功能的螯台球菌(Chelatococcus daeguensis)及其应用,很好地解决了水体氮素和六价铬复合污染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菌株具有以下特征:

(1)菌落特征:菌落为规则圆形,表面光滑湿润透明,呈淡黄色;(2)细胞形态特征:细胞成短杆状,大小为(0.67~0.89)μm×(1.03~1.41)μm,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3)鳌台球菌(Chelatococcus daeguensis)TAD1的16S rDNA基因序列特征:其16S rDNA具有序列表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片段长度为1385bp,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HM000004,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表明,该菌株与鳌台球菌(Chelatococcus daeguensis)的同源性为99%,其中与模式菌株Chelatococcus daeguensis strain K106最相似同源性达99%。应用MEGA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法绘制16S rDNA系统发育树,确定其进化地位,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该菌株最有可能是螯台球菌属(Chelatococcus sp.),并命名为Chelatococcus daeguensis strain TAD1。

本发明鳌台球菌(Chelatococcus daeguensis)TAD1,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简称为CGMCC,其保藏编号是CGMCC No.5226,保藏日期为2011年9月6日,其保藏证明已在公告号为CN102373169的专利中提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