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催化降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1952.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2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曲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污染 土壤 催化 降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催化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在开釆、运输、加工及消耗过程中,难以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其主要成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各种碳氢化合物,其中一些有机化合物可干扰动物内分泌系统,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繁衍,使免疫功能失调,具有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变的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威胁。此外,石油烃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比较稳定,难于降解,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因而,对其治理是在必行。目前,釆用经济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修复技术治理土壤石油污染,越来越受到环境保护部门和石油开采行业的重视。
目前,关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物理修复方法主要存在处理费用高与修复不彻底的缺点。生物修复方法虽然具有处理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难于控制,且修复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石油污染土壤的催化降解方法,简单易行、快速、高效、不产生二次污染。
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催化降解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催化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染土壌、水、催化剂的混合物于聚四氟乙烯的密封罐中,置于微波消解仪中进行降解,催化剂的加入量是污染土壤质量的0.2%~1.0%,水的加入量是污染土壤质量的5.0%~30.0%,微波处理时间为3~11分钟,微波处理条件:微波频率2450MHz,额定微波输出功率400W,压力0.2Mpa。
所述的催化剂是活性炭、四氧化三铁或纳米二氧化钛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水的加入量是污染土壤质量的16.0%~20.0%。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易于操作。本发明使污染土壤的处理简单。只需将污染土壤进行风干、过筛混匀的简单处理,将少量的活性炭、四氧化三铁或纳米二氧化钛的一种或两种催化剂的混合物与污染土壤进行机械混合,调节含水量,然后将土样转入聚四氟乙烯的密封罐内,微波条件下处理即可。
2、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属于微波化学降解,向污染土壤中添加的催化剂系土壤本身具有的物质,对土壤不会产生毒害作用,不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处理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3、去除污染物的速度快,效率高。微波处理条件;微波频率2450MHz,额定微波输出功率400W,压力0.2MPa聚四氟乙烯的密封罐体积50ml。调节水分、催化剂与污染土壤的质量比,优化消解时间,可大大提高土壤中总石油烃的降解效率。微波消解时间为5分钟时,降解率可达73.25%。
4、成本低廉。催化剂和水分的用量小,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0.2%,水的加入量为污染土壤质量的16.0%,降解率可达84.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材料:污染土壤:土样釆自辽河油田兴隆台釆油区,样品在室内暗处风干、磨碎、混匀过1㎜筛备用。
活性炭:分析纯,比表面积为0.5m2/g,平均粒径0.3㎜。四氧化三铁:分析纯。
纳米二氧化钛:锐钛型,比表面积50m2/g,平均粒径15~20㎜。
实施例1.
称取10g污染土壤,2g水分,按表1分别加入0.1g的催化剂,机械搅拌至均匀。
将污染土壤、水、催化剂于50ml聚四氟乙烯的密封罐中,置于微波消解仪中降解,降解时间分别为3分钟、5分钟、7分钟、9分钟和11分钟。
微波处理条件:微波频率2450MHz,额定微波输出功率400W,压力0.2Mpa。
对经上述降解后的污染土壤进行总石油烃的提取与测定:将降解结束后的土样转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二氯甲烷,超声波冰浴萃取30分钟,4000rmp离心5分钟,重复超声与离心三次,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石油烃的含量,计算降解率,结果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