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玻璃/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320.1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8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辉;李波;章政;赵祺;彭伟康;黄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4/12 | 分类号: | C03C4/12;C03C3/16;C03C10/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光二极管 发光 玻璃 制备 方法 | ||
1.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CaO-Na2O-P2O5系统基础玻璃的原料中加入发光离子的氧化物,升温至800-1200℃保温0.5-3h,得到澄清均匀的玻璃熔融液;将熔融液倒入300~400℃的不锈钢模具中急冷得到成型玻璃;
2)将成型玻璃于400~550℃下保温15min~3h,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发光玻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玻璃的原料按照摩尔量的比CaO:Na2O:P2O5为(1-4):(0-2):(4-7.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离子为Eu3+、Eu2+、Tb3+、Ce3+、Dy3+、Mn2+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混合,发光离子的外掺摩尔浓度为0.01~10%。
4.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CaO-Na2O-P2O5系统基础玻璃的原料中加入发光离子的氧化物,升温至800-1200℃保温0.5-3h,得到澄清均匀的玻璃熔融液;将熔融液倒入300~400℃的不锈钢模具中急冷得到成型玻璃;
2)将成型玻璃于400~550℃下保温15min~3h,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发光玻璃。
3)将发光玻璃从室温升温至350~450℃并保温1~10h,再在400~600℃下保温1~10h,之后随炉冷却,制得发光微晶玻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玻璃的原料按照摩尔量的比CaO:Na2O:P2O5为(1-4):(0-2):(4-7.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离子为Eu3+、Eu2+、Tb3+、Ce3+、Dy3+、Mn2+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混合,发光离子的外掺摩尔浓度为0.01~1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光离子含有Eu2+、Ce3+或Mn2+时步骤3)在还原气氛中进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微晶玻璃的晶相组成为Ca2P2O7、Ca3(PO4)2、Ca2P6O17、NaCaPO4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3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耐磨地面的生产配方与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玻璃窑用蓄热筒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