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光伏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2336.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荣飞;刘诚;唐庆;朱斌;徐业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G05F1/6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平光 并网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光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三相六桥臂拓扑结构,每相包括上、下两个桥臂,每个桥臂由1个半桥模块SM、N个组件模块PM和1个电感L串接而成,上、下桥臂连接点引出相线;三条相线接入公共电网;所述的N个组件模块PM为PM1~PMN;
SM由两个IGBT管T1~T2、两个二极管D1~D2和一个电容C构成;其中,IGBT管T1的发射极与IGBT管T2的集电极相连并构成SM的正端,IGBT管T1的集电极与电容C的正极相连,IGBT管T2的发射极与电容的负极相连并构成SM的负端;D1与T1反向并联,D2与T2反向并联;IGBT管T1~T2的门极均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开关信号;
PM由两个IGBT管T3~T4、两个二极管D3~D4和一个电容C构成;其中,IGBT管T3的发射极与IGBT管T4的集电极相连并构成PM的正端,IGBT管T3的集电极与电容C的正极相连,IGBT管T4的发射极与电容的负极相连并构成PM的负端;D3与T3反向并联,D4与T4反向并联;IGBT管T3~T4的门极均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开关信号;在电容C的两端并联一个光伏组件PV;其中PV的正极与电容C的正极相连,PV的负极与电容C的负极相连;
每相上桥臂的SM、PM1~PMN、L依次串联,即SM的正端与直流侧正极相连,SM的负端与PM1正端相连,处于中间的PMn的正端与PMn-1的负端相连,PMn的负端与PMn+1的正端相连,n=2,3,…,N-1,PMN负端与L一端相连,L另一端引出相线;下桥臂L、PM1~PMN、SM依次串联,即L一端引出相线,L另一端与PM1正端相连,处于中间的PMn的正端与PMn-1的负端相连,PMn的负端与PMn+1的正端相连,n=2,3,…,N-1,PMN负端与SM的正端相连,SM的负端与直流侧负极相连;
所述N由光伏并网系统容量决定,其中Ptotal为传输的总功率,Ppv为每个光伏组件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多电平光伏并网系统,其特征在于:N=2。
3.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光伏并网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组件模块PM控制方法和(2)冗余半桥模块SM控制方法;
(1)组件模块PM控制方法为:
每一相上桥臂中的每个组件模块PM的调制波表达式为:每一相下桥臂中的每个组件模块PM的调制波表达式为
其中UrefA为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环节得到的电压的控制分量,UrefB为稳压控制环节得到的稳压控制的参考量,为并网控制环节中下桥臂的电压参考值,为并网控制环节中下桥臂的电压参考值;
将得到的Upjn作为每一相上桥臂中的每个组件模块PM中IGBT管T1~T2的门极信号的调制波;将得到的Unjn作为每一相下桥臂中的每个组件模块PM中IGBT管的门极信号的调制波;
(2)冗余半桥模块SM控制方法为:
计算△USM=UDCref-∑UPVC,其中△USM为冗余模块的电压基准值,UDCref为直流侧电压设定值,∑UPVC为该桥臂所有的组件模块的输出电压之和;△USM经过第二比例调节器后,与桥臂电流IPj经符号修正后的结果相乘,得到该相冗余半桥模块的电压调制波USMref;
将得到的USMref作为冗余半桥模块SM中IGBT管的门极信号的调制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3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试纸条的条形码的自学习识别方法
- 下一篇:磁记录介质读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