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载脂蛋白A5以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2427.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5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宏;廖园园;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9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脂蛋白 a5 诊断 甘油 三酯血症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脂蛋白A5(ApoA5)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HTG)诊断的生化指标,抗ApoA5抗体对的制备技术,酶标记显色免疫反应技术和利用ApoA5的抗体来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定量检测ApoA5以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有很多,各医院普遍检查的基本项目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B、Apo AI、脂蛋白(a)[Lp(a)]等。调查资料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C(HDL-C)和高的低密度脂蛋白-C(LDL-C)共同构成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po)异常与冠心病和中风密切相关。尽早进行正确诊断,有利于早期防治这些严重的疾病。载脂蛋白检测试剂的开发,有助于冠心病和中风的有效防治。
血清ApoAI可以代表HDL水平,与HDL-C呈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但是,HDL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类与组成往往会发生变化,故ApoAI的升降不一定与HDL-C变化完全成比例。ApoB100大约有有90%的比例分布在LDL中,所以血清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它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ApoB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LDL-C相似。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poB100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所以这两种载脂蛋白可靠性和准确性都不十分令人满意。
ApoA5属于ApoAI/CIII/AIV基因群,在肝脏表达,与HDL/VLDL有关。ApoA5基因启动子的单核苷酸变异(SNP)直接影响甘油三酯水平。实验研究表明,在表达人类ApoA5转基因的小鼠的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下降为对照鼠的三分之一,而在缺少该基因的小鼠中却增加了4倍。ApoA5作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诊断指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高水平甘油三酯可使小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浓度升高,具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甘油三酯水平越高,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酯越多。人们已经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于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既是血浆中含胆固醇最多的,也是致动脉粥样硬化性最强的脂蛋白。另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水平甘油三酯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受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两者呈负相关。近来研究表明,血甘油三酯水平异常与体内凝血因子异常密切相关,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以导致体内凝血因子水平升高,从而促进血凝,并可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合成增加,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形成高凝状态,促进冠心病的发生。有实验结果表明,甘油三酯浓度上升1mmol/L,心血管意外发生率男性上升32%,女性为76%。在校正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后,危险率男性上升14%,女性为37%。这些结果表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同时有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通常指患者有倾向于非胰岛素依赖糖代谢异常,该类患者常较早地形成冠状动脉疾病。通常将脂质三联症、高凝状态、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称为代谢综合征。已证实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合并有代谢综合征中的其它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意义在于此。而作为直接影响甘油三酯水平的指标ApoA5显得尤为重要,ApoA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有望作为风险指示标和降低血脂浓度的治疗靶点。
本发明就是将ApoA5通过ELISA实验应用于临床实践以达到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诊断,以及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有效防治的目的。
ApoA5的酶联免疫定量测定,绝大部分运用了二株抗体,如专利200610018747.5,一株单克隆抗体为捕获抗体,另一株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为标记抗体,形成酶联夹心法测定ApoA5。但这一方法测定ApoA5的线性范围窄,因此其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4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