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粒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3011.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9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野龙平;帆山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川田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粒体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贮留槽,贮存粉粒体而不对该粉粒体进行加热;
第2贮留槽,较之于所述第1贮留槽而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通过加热对粉粒体进行烘干,并且通过排出管向注塑成型机排出该粉粒体;
输送管,连接所述第1贮留槽与所述第2贮留槽;以及
气流发生手段,在所述输送管内发生从所述第1贮留槽流向所述第2贮留槽的气流,
其中,所述第1贮留槽内通过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并且
所述排出管设置于所述第2贮留槽底部并向下延伸,下游侧的端部连接于注塑成型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连接于所述输送管、且发生从第2贮留槽侧朝向所述输送管的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将惰性气体导入所述第1贮留槽内的第1气体导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从所述第1气体导入部导入的惰性气体,使所述第1贮留槽内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2气体导入部,向所述排出管内导入惰性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贮留槽具备:
上部具备开口的有底筒状的贮留槽主体;以及
关闭所述贮留槽主体的所述开口的盖部,
其中,所述第1气体导入部具有与所述贮留槽主体连接的气体导入配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取下所述盖部后向所述贮留槽主体内投入粉粒体。
8.一种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贮留槽,贮存粉粒体而不对该粉粒体进行加热;
第2贮留槽,较之于所述第1贮留槽而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对粉粒体进行烘干,并且通过排出管向注塑成型机排出该粉粒体;
输送管,连接所述第1贮留槽与所述第2贮留槽;以及
气流发生手段,在所述输送管内发生从所述第1贮留槽流向所述第2贮留槽的气流,
其中,所述输送管内通过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并且
所述排出管设置于所述第2贮留槽底部并向下延伸,下游侧的端部连接于注塑成型机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连接于所述输送管、且发生从第2贮留槽侧朝向所述输送管的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将惰性气体导入所述输送管的第1气体导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从所述第1气体导入部导入的惰性气体,使所述输送管内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第2气体导入部,向所述排出管内导入惰性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贮留槽具备:
上部具备开口的有底筒状的贮留槽主体;以及
关闭所述贮留槽主体的所述开口的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取下所述盖部后向所述贮留槽主体内投入粉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川田,未经株式会社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0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蒜香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杏仁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