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户用防风部件及具有该窗户用防风部件的窗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3104.9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车庆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庆翊 |
主分类号: | E06B7/26 | 分类号: | E06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韩国忠淸北***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户 防风 部件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户用防风部件及具有该窗户用防风部件的窗户,尤其涉及以能够将防风部件装拆于窗户的结构能够追加设置于包括新设窗户在内的已设置的窗户的窗户用防风部件及具有该窗户用防风部件的窗户。
背景技术
窗户作为以采光或通风及外部眺望的目的设置于建筑物等的壁或屋顶的门,推拉方式的单窗或双窗被广泛实用化。
以下,利用附图来简单说明具有普通结构的窗口。图1为简要表示普通的推拉方式窗口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就推拉方式的窗户而言,通常,在正方形或矩形等的四角形状的框内配置有玻璃的一对窗口20、4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于窗框30,以便当关闭窗口时,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能够相互重叠。
窗框30在其内部收容一对窗口20、40,且具有作为与一对窗口20、4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正方形或矩形等四角形状。并且,一对窗口20、40在窗框30内滑动的一对轨道33、34设置于窗框30的上端及下端内侧的两面,在与一对窗口20、40的轨道33、3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滚子27、27,使得滚子27、27在轨道33、34上滑动,以进行窗口20的开闭。
为了使一对窗口20、40在窗框30内顺畅地滑动,在一对窗口20和窗口20之间、窗口20和轨道33之间、窗口20和滚子27之间、一对轨道33和轨道33之间只能存在有最小限度的间隔,如图1的箭头所示,通过这些间隔,形成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进行空气流动的空气流动通道,因此存在室内的热向外部流出或者室外的热或冷气流入于室内的问题。
对于一对窗口20和窗口20之间的间隔,例如,在一对窗口20和窗口20相重叠的部分设置气密用毛,并在封堵窗口的状态下,借助门扣等来使一对窗口20和窗口20相紧贴,以隔断室内外中的空气的流动,这是最普通的屏蔽方式。
并且,作为隔断窗口和滚子之间的空气流动的方法有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图2为表示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现有的窗户防风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专利文献1的窗户以能够填充窗口和滚子320之间的间隔的方式设置有由多个毛发形成的气密用毛214。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只能借助长度比较长的多个毛发来填充窗口和滚子之间的部分间隔,因而存在根本无法屏蔽在窗口和轨道之间、窗口和滚子之间及一对轨道和轨道之间进行的窗口内外部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的问题。
并且,专利文献1的气密用毛与窗户形成一体,因而也存在无法在已设置的窗户追加设置此功能的问题。
作为用于解决图1中说明的问题的另一现有技术有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技术。图3为专利文献2的窗框防风部件的简图。
如图3所示,专利文献2的防风部件包括:底板410,沿着窗框的长度方向以能够装拆的方式放置于窗框的一对轨道330a、330b之间的间隔部分;支撑部420,沿着底板的长度方向上面延伸形成;以及一对马海毛424、428,固定于支撑部,并与窗口的两侧相接触。
然而,专利文献2的防风部件是封堵一对窗口和窗口之间的间隔的,且存在根本无法屏蔽在窗口和轨道之间、窗口和滚子之间及一对轨道和轨道之间进行的窗口内外部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的问题。
并且,由于专利文献2的防风部件配置于推拉方式窗户的窗口和窗口之间,因此有可能妨碍窗口的开闭,且只能具有规定的宽度,因而也具有反而增大一对窗口和窗口之间的间隔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1:韩国公开特许2012-27745号公报 (2012年 3月22日公开)。
专利文献 2:韩国公开特许2012-97627号公报(2012年9月5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从根本上屏蔽在窗口和轨道之间、窗口和滚子之间及一对轨道和轨道之间进行的窗口内外部之间的空气流动通道的防风部件及具有该防风部件的窗户。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已设置的窗户追加设置本发明的防风部件的防风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庆翊,未经车庆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