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渲染的快速体数据骨架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3994.3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6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戚庆林;侯飞;李帅;郝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渲染 快速 数据 骨架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渲染的快速体数据骨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X、Y、Z,3个坐标轴的正负方向即上下前后左右上设置六个视点,用RayCasting直接体绘制算法对三维体数据进行渲染,得到6个2D图像;
(2)利用轮廓线检测方法对得到的6个2D图像进行轮廓线的提取时,直接提取的轮廓需要收缩以获得有效轮廓线,并用Canny算子提取所有2D图像的部分关键特征线,将轮廓线与部分关键特征线融合以获得有效2D曲线,这些2D曲线体现了体数据的几何及拓扑结构;所述部分关键特征线即关节部位的特征线;
(3)对步骤(2)提取的2D曲线反投射回三维,由于每条2D曲线与3D曲线是一对多的关系,故定义一个能量最小化函数,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最优解,得到2D曲线所对应的最优3D曲线;该过程是在GPU上实现,每个线程控制一条曲线的求解过程,大大提高了求解速度;该过程是在GPU上实现,每个线程控制一条曲线的求解过程,大大提高了求解速度;
(4)对空间进行采样,求得的3D曲线在采样空间内会经过若干采样点,采用卷积曲面的方法,对经过采样点一定范围的曲线进行积分求得采样点的曲线密度,以构建曲线密度场;由于很多采样点周围并没有曲线经过,因此其曲线密度值为零,对这些点则通过预计算剔除,只需计算剩余采样点的曲线密度值即可;该过程是在GPU上实现,在预计算阶段,每个线程控制一条曲线,将其经过范围的采样点标记,没被标记的点则是被剔除的点;在采样点曲线密度求解阶段,每个线程控制一个剩余采样点的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5)获得曲线密度场后,用Sobel算子求得采样点的梯度,由于步骤(4)已经剔除了值为零的采样点,所以此过程只需计算非零采样点的梯度值;梯度表征了场的变化率最大的方向,因此采样点的梯度大致垂直曲线方向,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可以在梯度基础上求得采样点的曲线方向,该过程是在GPU上实现,每个线程控制一个非零采样点的计算过程,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6)由于3D曲线表征了体数据的几何和拓扑结构,求得采样点的曲线方向后,将采样点的曲线方向赋值给其所对应的体素,以体素的位置和方向为依据构建包围盒,包围盒的构建过程是以连通性为依据,将包围盒内所有体素求平均值,得到表征节点;
(7)用Prim算法将所用表征节点用最小生成树连接成Polyline曲线,最后用B样条将求得的Polyline曲线平滑拟合,得到最终体数据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渲染的快速体数据骨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从X,Y,Z正负轴方向设置6个相机,用RayCasting直接体绘制算法对三维体数据进行渲染,得到6个2D图像,该过程是在GPU上实现,利用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UDA的硬件加速,大大提高渲染速度,并利用PBO,FBO技术渲染到纹理,并保存到2D渲染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渲染的快速体数据骨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具体实现为:以这些表征节点为节点,以表征节点之间的距离为权,构建无向完全图G,并用Prim算法求解图G的最小生成森林,检测出森林中树的叶节点和分叉点,从而进一步生成Polyline曲线。采用B样条拟合方法,Polyline上的点作为控制点,计算出更多的插值点,求得B样条曲线,得到更加的光滑体数据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9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