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饲料添加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4324.3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婷婷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鸭饲料添加剂;混入日常饲料中饲喂圈养鸭,可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提高饲料的适口感、增强圈养鸭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促使圈养鸭的生长、增加体重,增强免疫力及抗病力。
背景技术
在养殖行业,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涉及整个饲养过程。目前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根据饲养物种的营养需要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必然使用的原料,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矿物元素是动物营养中的一大类无机营养素。必需矿物元素必须由外界供给,当外界供给不足,不仅影响生长或生产,而且引起动物体内代谢异常、生化指标变化和缺乏症。维生素是动物机体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保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鸭饲料添加剂;混入日常饲料中饲喂圈养鸭,可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提高饲料的适口感、增强圈养鸭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促使圈养鸭的生长、增加体重,增强免疫力及抗病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鸭饲料添加剂,由矿物质组分A和维生素组分B组成;其特征在于,矿物质组分A、维生素组分B的重量比为1∶1。
矿物质组分A包括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碘化钾、硫酸铜、叶酸、泛酸钙、硫酸锌。
维生素组分B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D3、维生素B1、维生素B2。
其制备方法:把矿物质组分A、维生素组分B制成粉剂,充分混合后包装,即成鸭饲料添加剂。
使用方法:把鸭料添加剂,混入日常饲料中饲喂产圈养鸭。鸭饲料添加剂的重量与日常饲料的重量比为1∶1000。
本发明中,选择矿物质组分A的目的在于,通过混入日常饲料中饲育圈养鸭,使之能够有效补充矿物质。矿物质是维持家禽正常生命活动和生产性能的营养成分,参与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并维持新陈代谢的相对稳定和平衡;这些矿物元素在体内不断地进行着吸收和排出、沉积和分解,即矿物质的周转代谢。这是矿物元素在体内代谢的重要特征。鸭饲料中矿物质的含量虽然不高,但是在鸭的饲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中,选择维生素组分B的目的在于,通过混入日常饲料中饲育圈养鸡,使之能够有效补充维生素。维生素缺乏会使鸭生长停滞,精神萎靡,身体瘦弱,走路不稳,羽毛松乱,喙和小腿部皮肤黄色消失,运动无力,产蛋量显著下降,蛋黄颜色变淡,出雏率下降,死胚率增加;因此,维生素是鸭的重要营养物质,不同维生素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对鸭的生理作用、营养作用也各不相同。若饲料中缺乏或者吸收不良时,将对鸭的生长发育、繁殖、产蛋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发明鸭饲料添加剂;混入日常饲料中饲喂圈养鸭,可以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提高饲料的适口感、增强圈养鸭食欲、促进消化和吸收,促使圈养鸭的生长、增加体重,增强免疫力及抗病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试验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鸭饲料添加剂,由矿物质组分A和维生素组分B组成;其特征在于,矿物质组分A、维生素组分B的重量比为1∶1。
矿物质组分A包括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碘化钾、硫酸铜、叶酸、泛酸钙、硫酸锌。
维生素组分B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D3、维生素B1、维生素B2。
其制备方法:把矿物质组分A、维生素组分B制成粉剂,充分混合后包装,即成鸭饲料添加剂。
使用方法:把鸭料添加剂,混入日常饲料中饲喂产圈养鸭。鸭饲料添加剂的重量与日常饲料的重量比为1∶1000。
利用本发明日常饲料添加剂,在河南省登封市王庄村,登封市东升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对照试验。取一号鸭舍为第一组——对照组,按照日常管理,利用普通饲料标准进行饲喂,任其自由采食。
取二号鸭舍为第二组——试验组,把鸭料添加剂,混入日常饲料中饲喂,任其自由采食。鸭料添加剂的重量与日常饲料的重量比为1比1000。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管理方法相同,饲养30日后,进行对比。第二组平均体重、各项生理指标明显优于第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婷婷,未经朱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