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鞋及其大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4347.4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照;张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鞋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鞋及其大底。
背景技术
足底筋膜是一层厚厚的结蹄组织,从跟骨结节内侧向远侧延展,在远侧逐渐变得宽薄,并分裂成五束的多层纤维质腱膜,每束再细分为表层和深层组织,嵌入横切跗骨韧带、屈肌腱鞘、关节腹板和近端趾骨底部骨膜。足底筋膜赋予足弓以弹性,增强足部的缓震能力,能有效地预防足弓塌陷。
在人体足部运动过程中,足底筋膜总是在两种状态中循环,即由自然状态到拉伸状态,再由拉伸状态到自然状态。从自然状态到拉伸状态这个过程中,足底筋膜会储存弹性势能,通过足底筋膜的拉伸来延长地面反作用力到达足部的时间,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足底筋膜的拉伸能增强足部的刚性,从而使足部运动更加平稳。从拉伸状态到自然状态的过程中,储存的弹性势能会与地面作用产生一个与人运动方向相同的反弹力,从而节约体力。
把足部运动进行慢镜头回放,我们会发现足部运动的原理是这样的:脚后跟外侧先着地,此时足底筋膜开始拉伸,接着整个脚后跟着地,再过渡到中足,再到前脚掌、全掌着地;紧接着后跟离地,再到中足,最后就是蹬脚离地,足底筋膜回弹至自然状态。
目前市场上运动鞋的大底普遍根据的脚掌形状来设计,有的则以增大摩擦和抓地力设计,还有以增强足底弹性和舒适度为目的设计,但却没有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的大底,因此这些运动鞋存在运动时的足底能量未得到高效传递和利用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的运动鞋大底,以高效利用和传递足底能量,并兼顾现有运动鞋大底的缓震,舒适、稳定和抓地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运动鞋大底运动时的足底能量未得到高效传递和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大底,包括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所述运动鞋大底由高耐磨橡胶制成,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上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将所述运动鞋大底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一一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
在上述方案中,沿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的横向上且从所述前脚掌部到所述后脚掌部之间设有数条间距相等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的深度浅于所述纵向凹槽的深度,所述横向凹槽将所述纵向凸棱分割呈经纬网格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凹槽在与所述横向凹槽的相交处,沿横向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纵向凹槽相互垂直且所述突出部之间互不连通;所述突出部的纵向宽度小于所述横向凹槽的宽度,所述突出部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纵向凹槽的宽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凹槽内嵌与所述纵向凹槽形状相匹配的弹性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条由高密度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条侧面没入所述纵向凹槽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运动鞋大底底面的高耐磨材料上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呈矩阵状排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纵向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运动鞋大底的长度。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运动鞋大底的运动鞋。
本发明根据足底筋膜的解剖学特征和足底筋膜的运动原理来设计运动鞋大底,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将运动鞋大底底面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一一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给予足部以稳定的支撑;纵向凸棱的伸缩弯曲可以储存和传递能量可防止运动时的足底能量未得到高效利用和流失的问题,从而实现了运动时的足底能量的高效传递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沿纵向凹槽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沿横向凹槽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沿纵向凸棱的横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运动鞋大底,包括前脚掌部1和后脚掌部2,运动鞋大底由高耐磨橡胶制成,运动鞋大底底面上设有沿足底筋膜的纵向排列的四条纵向凹槽3,纵向凹槽3将运动鞋大底底面分割为与五根足底筋膜位置一一对应的五条纵向凸棱7,从而使纵向凸棱7的设计符合人体解剖学特征,因此纵向凸棱7垫在足底筋膜下给予足部一个稳定支撑的作用,同时鞋子穿起来更加舒适。
纵向凹槽3的长度设计为小于运动鞋大底的长度,从而使纵向凹槽3位于前脚掌部1的前端与后脚掌部2的末端之间,同时前脚掌部1前端与后脚掌部2末端的高耐磨橡胶可以起到防磨和缓冲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星尔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43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戒面的戒指
- 下一篇:从包含盐成分的溶液中除去硝酸盐的方法